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世子,求你别这样在线阅读 - 第39章

第39章

    她难以置信道:“鹿哥,想不到你的口味竟如此重。”

    鹿厌有些疑惑看她,意外捕捉到她眼中闪过的兴奋,仔细琢磨她所言,低头大幅度翻了下手里的小说,逐渐明白她的言外之意。

    只见鹿厌倏地阖上小说,挡住这些令人血脉喷张的字眼和插画。

    他原以为,杨承希那般郑重其事的推荐,会是沧海遗珠,没想到竟是黄/文!

    他清澈的双眼挪回小说,打算再确认一遍是否拿错了书,结果看到鲜艳的插画后,他再抬起头,从此眼底变得浑浊。

    鹿厌双眼呆滞,喃喃道:“重金求一双没有看过的眼睛。”

    谢允漫情绪亢奋,带着意味不明的笑来到他身边,阖上他手中的小说,美眸闪烁着刺眼的光芒,语气中是抑制不住的快乐。

    她摇着鹿厌的双肩,压着尖叫的冲动,想到平日对七情六欲一窍不通之人涉及此书,她便忍不住催促着鹿厌学习。

    谢允漫一本正经说道:“鹿哥,专业对口啊,你别忘了,大哥的相亲要靠着你把关。”

    鹿厌神情木讷,脑海被一些不可描述的画面占领,可是他只需负责把关相亲,无需负责暖床。

    何况素日看武侠小说较多,具象化的皆是打斗场景,可方才他还纳闷,有些句子为何明明都是文字,组合起来却未能参悟。

    直到插画的出现,一切皆具象化了。

    鹿厌愣愣看着谢允漫问道:“这是能磕的吗?”

    谢允漫点头如捣蒜,恨不得给他分享更多。

    可鹿厌还在安静的沉默中,虽然小说里的插画在眼前挥之不去。

    若将这些用在世子身上,世子又会如何看待他?

    但他百思不得其解,到底要熟络到何等程度,侍卫和主子才会在榻上严丝合缝?

    红墙黄瓦,阳光下的琉璃瓦光芒夺目,如世间的璀璨琥珀熠熠生辉。

    御书房中,金漆雕龙宝座里,端坐着梁朝的君王,殿内见三人立于前方一动不动,待御前公公屏退宫人离开,才听见一道沧桑疲惫的声音传来。

    年迈的皇帝身着龙袍,消瘦憔悴,佝偻着身子步履蹒跚行至龙椅,落座后望着面前三人问道:“走私一案,你们三人如何看待?”

    以太子杨祈修居中,左侧站着的是睿王杨奉邑,右侧则是风歧谢家世子谢时深。

    三人各有天资,从前出现在京都盛会时,总会引来京贵们艳羡倾慕的注视,更有传闻,谢时深和睿王是储君的左膀右臂。

    若非杨祈修断袖声名在外,这三位指不定会成为一段传奇佳话。

    奈何如今只要和杨祈修走得近之人,各种奇怪的绯闻便会传遍坊间,一个比一个离谱。

    老皇帝看着三人默不作声,只好点名杨祈修先回答。

    杨祈修朝前走出一步,行礼道:“回禀父皇,据锦衣卫调查所知,此次走私不止大量金银珠宝,怀疑有军械在其中,依儿臣看,此事非同小可。”

    话落,殿内陷入片刻沉默,老皇帝似是不满此言,紧抿着苍白的嘴唇,等着杨祈修接着说下去。

    但良久过去,仍未见杨祈修有下文。

    老皇帝脸色渐沉,欲追问之际,忽见杨奉邑站出。

    杨奉邑作揖道:“禀父皇,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儿臣认为,此次走私案牵涉数目庞大,绝非常人所能为之,且线索之地在京郊,京郊擂场鱼龙混杂,若花费大量人财排查,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恐会给了贼人逃跑的时机。”

    他的一番话,让老皇帝的脸色稍有和缓。

    杨祈修仍旧一动不动,只在杨奉邑发话时侧目瞥了眼。

    老皇帝剜了眼杨祈修,重重咳了两声才道:“睿王所言不错,锦衣卫在京郊调查时也颇为费劲,若不能快速解决,这群贼子消停不久便会卷土重来。”

    说话间,他的视线在谢时深的身上落了几息。

    杨祈修紧接着道:“父皇,依儿臣所看,不如让京郊擂场的外吏入宫一见,若能联手布防,想必很快就能让贼人无路可逃。”

    话音刚落,杨奉邑紧跟着说:“但今日朝臣曾言,外吏绝无这般本事,儿臣斗胆猜测,或许从前有人内外联手,才能这般悄无声息获益。”

    两人你来我往发言,看似对事不对人,实则话里行间都透露着争锋,老皇帝默然听了片刻,目光却扫向不动声色的谢时深。

    半炷香过去,老皇帝轻咳两声,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他率先表扬一番针锋相对的两人,之后朝谢时深问道:“太子和睿王言之有理,那世子又如何看待此事?”

    闻言,杨氏兄弟往谢时深看去,只见他走出半步,垂首行礼后道:“回禀陛下,臣愚钝,方才几经思考,也远不及太子殿下和睿王高见,唯有赞同朝臣们所言。”

    老皇帝听着后半句,忽地抬眉,“哦?”

    谢时深虽为臣子,但立于杨氏兄弟二人身旁时,其暗藏的气势与锋芒皆不输殿内任何人。

    他低声道:“不过既为走私案,想必离不开市舶司。”

    话落,杨祈修似被点醒,立刻接上说道:“父皇,外吏常与市舶司来往,照睿王所说,恐怕外吏与市舶司联手也说不准。”

    杨奉邑却提醒道:“外吏留京乃邦交,太子殿下注意言辞。”

    杨祈修当即闭嘴,抬袖挡了下脸,冷冷瞥了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