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在线阅读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78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78节

    但两者无法联系在一起。

    同向电流的构架,是制造s关键的一环,还是说同向电流制造出了s波,又或者s波和同向电流不存在直接关联,是引力场技术中的两种作用?

    等等。

    这个问题是无法回答的。

    就像是曾经的超导研究,相关的实验以及理论有很多很多,但科学界花费了几十年时间,也没有把实验、理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性的体系。

    直到半拓扑结构的出现,采用超导理论得到了完善,并以此让超导技术快速发展。

    现在引力场技术的实验和理论就是如此,能确定的就是s波和引力场直接相关,以及底层的同性电流结构和引力场技术直接相关。

    两者之间没有关联,同向电流是纯粹的结构关联发现,而s波是通过实验发现的特殊波,也可以归在理论行列。

    同向电流本身,做研究就更加困难了,因为同性电流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

    虽然引力场设备底层构架非常复杂,但实质上同向电流就只是结构中串联的线路而已,就像是两根导线连接着一个电阻,在给予电流功率支持以后,两条导线通过的电流功率是完全一致的。

    宏观上,根本找不到两个同向线路的区别,线路的材料、功率,电流,强度,电压等数据都完全一致,也只是被放在了串联线路的不同位置而已。

    如果从微观上进行分析,也只能看做是电流线流经一条线路,再流经第二条线路,或者电压所产生的电势,先作为一条线路,再作用于第二条线路。

    因为电流的速度是光速,实验上找不到任何的区别。

    现在海伦提出了全新的看法,认为s波是两种不用波叠加组成,她进行说明的时候也很不自信,因为说明的内容也只是一种可能性。

    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也就是同向电流释放出了同样的波,而引力场是两种同样的波叠加在一起产生的。

    海伦、陈蒙檬、丁志强以及黄振一起做的工作,就是适当排除了后者存在的可能。

    这主要是因为后者有更多解释不通的地方,当然前者同样也有很多地方解释不通,只不过比后者少而已。

    不过王浩却直接认可了海伦的说法,因为他收到了正确的反馈,也就把‘同样波叠加的可能’直接排除掉了。

    “所以是两种不同的波,可以定义为s+波和s-波,两者以某种强度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特殊的s波。”

    王浩说道,“这也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已经发现,s波是一种弱波,却有极强的穿透力。”

    “这本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般来说,穿透力和波的强度直接相关,频度高的波穿透力就会更强,s波不违反了规律。”

    “如果它是由两种不同的波叠加在一起形成的,就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王浩的解释,让其他人不由点头,他也马上试着建立了新的任务——

    【任务四】

    【名称:引力场的技术原理(难度:s)。】

    【灵感值:0。】

    果然!

    已经可以建立任务了!

    王浩看着系统上的任务内容,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之前他根本无法建立任务,原因自然就是条件严重不足。

    现在条件充足了,只不过研究难度还是很高。

    s级,是很难完成的研究。

    好在不是s+级别的难度,s级别还是有很大可能完成的,只不过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引力场技术实在太重要了。

    王浩也下定决心要完成相关的理论研究,后续才能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

    他马上建立了研究组。

    这个研究需要以实验来配合理论,参与的就不仅仅是理论组,还包括反重力中心的实验组以及负责测定辐射波的沈会明团队。

    在研究组成立的第一次会议上,王浩就布置了工作任务,“何院士,钱教授,你们的团队配合沈教授进行辐射测试,这是最重要的工作。”

    他说着走到白板前,拿笔画了两根平行的线段,中间一小块地方涂抹成了阴影状。

    随后扭过头说着,“这两条线路就是同向电流,中间则是引力场。”

    “我们认为同向电流能够制造出s波,是因为两条线路分别制造出了s+和s-波,s+和s-波以某种频度叠加在一起形成了s波。”

    “所以实验对于辐射波的测定,重点就是要测定出这两种波。”

    “当然我很清楚,这非常困难。”

    “想要直接测定出s波,目前来说是不可能的,还是要通过大量的数据对比分析才能够完成,但我们还是需要测定的数据,有很多数据的基础下才能进行分析。”

    “所以测定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个就是引力场内的s波测定,另外就是两条同向电流线路周围的测定。”

    “我们需要很多数据,两条同向电流线路还需要各种功率下的数据,也包括不能制造出引力场时的数据。”

    “这些数据会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分析。”

    等王浩说完以后,何毅立刻点头道,“这个工作就交给我们吧,保证完成。”

    沈会明也道,“没问题。”

    王浩听罢点了点头,也没有太在意,实际上,他并不认为实验组真能测定出什么。

    现在就连s波都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才能够发现,s+和s-波就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想要单纯通过实验测定有所发现实在是太困难了。

    他们暂时只能寄希望于后续的数据分析。

    实验测定不止针对于制造出引力场的情况,也会对于降低功率没有制造出引力场时,同向电流线路周边的辐射波情况进行测定。

    从正常的实验逻辑来看,即便是s+波和s-波没有能叠加形成s波,但功率降低的情况下,两种波也同样是存在的,只不过强度有所降低而已。

    “也许,s+波和s-波的叠加,就只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巧合而已。”

    “两者只有在非常特定的强度下才能够结合在一起。”

    这是根据实验情况做出的分析。

    引力场设备的功率是固定的,不管是增大电流强度还是减小电流强度,都会让引力场瞬间消失。

    这也是很让人头疼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才会说两种波叠加是一个微妙的巧合。

    王浩在交代了实验组的工作以后,也制定理论组的研究方向,他们的主方向有两个。

    一个是研究构架s波的数学表达。

    在没有足够的实验发现下,s波的数学表达肯定是无法完成的,他们只能慢慢的去讨论。

    王浩则是希望能够在研究过程中增加灵感值。

    第二个方向就是针对β-cwy-137材料特性进行研究,最好是能够找出β-cwy-137材料和s波之间的关系。

    这个方向就太多了。

    他们可以从β-cwy-137的半拓扑结构入手,也可以研究包括元素组成、物质特性,甚至是制造过程,等等。

    海伦当即指出了这一点,“王老师,针对β-cwy-137材料,入手点太多了,我们根本无法确定从哪里进行研究,各个方向都可能有关联。”

    王浩点头肯定了海伦的说法,随后扭过头问道,“你们怎么看?”

    大家互相对视,也没有人说话。

    王浩从左到右依次看了过去,随后满意的点头说道,“那我们就从β元素特性以及材料拓扑结构入手,其他暂时就不考虑了。”

    他做出了决定。

    同时,王浩也感觉有些奇怪,因为他的决定是根据正确的反馈得来的。

    结果……

    好像每个人脸上都是疑惑。

    最右侧。

    黄振低头郁闷着,“刚才我也是这么想的,果然,王浩也能想到。”

    “我就是研究组拉后腿的……”

    “每次都是其他人有好的想法,都是其他人,我有什么好的想法,其他人也能想到。”

    “唉~~”

    ……

    s级难度的研究,想要完成还是很不容易的。

    王浩和理论组一起研究了一个星期时间,最开始还能增加一些灵感值,后来干脆一点都没有了。

    连续三天,没有获得任何灵感值。

    研究陷入停滞。

    这主要是因为有一个问题想不通。

    以常规的实验逻辑来说,某种功率下同向电流线路可以释放出s+和s-波,那么不同功率下也能够释放出来。

    同时,某种强度下,s+和s-波可以叠加制造出s波,那么释放降低或增加强度,也能够制造出s波,其表现形式就是引力场强度增加或减小。

    但是,实验情况并非如此。

    当引力场设备改变了功率以后,引力场就直接消失了,他们只有在几个特定的功率强度,以及几种不同的底层构架下,能够制造出固定强度数值的引力场。

    换句话说,他们制造出的引力场强度并不是连续的,也只是碰运气式的制造出几个特定强度的场力。

    这个结果违反常规逻辑。

    在常规的实验逻辑被挑战的情况下,理论研究根本就进行不下去,因为他们无法用理论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要对于释放出的s+和s-波进行分析,他们也没有办法跳过问题。

    王浩带着理论组研究了很久,连一点点进展都没有,后来就让他们解散自由进行研究工作。

    然后他去了反重力中心。

    实验组已经工作了十几天时间,他们已经测定出了很多的数据。

    沈会明解释着数据问题,“这两份是同向电流限流,在不同功率下的测定数据,但是我们完全没有看到差别。”他指的是两个不同线路、同功率下的差别。

    王浩倒是觉得也很正常,因为他没有指望实验组能独自有什么发现。

    他干脆拿着数据回了办公室,就准备建立一个新任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就发现任务的等级为f级。

    “同向电流周边辐射测定数据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