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在线阅读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85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85节

    交流重力场,就是属于后者的方式,减轻物质和空间的作用,就直接减轻了物质的质量。

    在了解了底层的原理后,结合几次实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王浩马上就准备对成果做验证。他迅速召集实验室所有人开会。

    后来考虑到保密问题,还是只召集了核心的几个人。

    当然也包括阮伟平。

    阮伟平还是第一个来的,他是实验室最清闲的一个人,来了以后就坐在王浩的旁边。

    王浩有些期待新的验证实验,再看到阮伟平忽然意识到问题,不由小声问了一句,“阮教授,我有个问题,必须要提前问一下。”

    “有什么问题?”阮伟平不在意道,“王教授,你直接说,别客气。”

    “是这样啊。”

    王浩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来,“我们是做超导机制方向的研究,如果实验中制造的交流重力场,超过你们的成果强度,没问题吧?”

    同样的问题,他曾经问过吴晖院士。

    吴晖当时是说,“那肯定是大成果,他们还希望能被超过呢!”

    但是,吴晖并不代表244工厂的态度。

    阮伟平听的愣了一下,随后满脸不在意的道,“这有什么关系?大家都是做研究,方向不一样,但是实验一样。”

    “你们尽管做实验,我就在这里。”

    “要是你们能超过我们,我们就把研究搬到这附近,来给你们当次项目都行!”

    “真的?”

    阮伟平大气的拍着胸脯道,“我阮伟平说话,一口吐沫一个钉!”

    “大气!”

    王浩狠狠的比了一个大拇指。

    第二百零七章 震撼的实验结果,看来我们可以准备搬家了!

    物理实验室,一楼小会议室。

    这次的会议和以往不同,参加的就只有实验室核心的几个人。

    除了王浩和阮伟平以外,其他就只有何毅、向乾生、肖新宇,以及颜静和赵川鑫。

    前面都是研究员,后面都是副研究员。

    颜静和赵川鑫,都属于那种‘可造之才’,以往的实验贡献很大,也是实验室重点培养的年轻人。

    之所以只让实验室核心人员参加,是因为实验设计关系到保密,内部超导材料的布局,也只能核心成员或是244工厂的人员亲自搭建。

    会议的内容也和以往不同。

    这次不能说是会议,只能说是交代工作。

    王浩已经设计好了实验的超导材料布局,是采用一种向内螺旋式的复杂结构,并分出八个节点,看起来像一个倒置的圆锥。

    八个节点分布在中间部位,就像是倒置圆锥不规则的托一样。

    他拿出了画好的结构图给每个人看了一下,并没有再进行详细的讲解,随后就直接分配起了工作。

    肖新宇和赵川鑫是主要负责实验的研究员,他们在实验中的任务是比较繁重的。

    向乾生和何毅,则是负责电力供应、设备、整体安排以及数据汇总,他们是实验室的核心研究员。

    颜静只负责数据。

    等工作都分配完以后,会议也就结束了。

    肖新宇、赵川鑫以及颜静,马上去交代其他人一起进行实验准备。

    阮伟平只是听了一半就提前离开了,他不会直接插手到实验中,知道了实验内容以后,根据实验结果作上报就可以了。

    其实,阮伟平还是有兴趣参与到实验中的,他感觉自己是‘有经验的’,244工厂那边的研究,已经把交流重力场的强度提升到了10%。

    这是一个很高的数据,也就代表他们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

    但是,他好心提出了一次意见,结果根本没有被采纳,他知道王浩是有自己想法的,自然也不会自找没趣。

    会议室里还剩下向乾生和何毅。

    向乾生问起了实验问题,“王教授,你这个设计是根据什么原理?是对于前几次实验的分析吗?”

    “我已经建立好了数学模型,这就是我的分析成果。”王浩直白说道,“现在这个实验就是做验证。”

    “是交流重力场强度的验证吗?”向乾生已经有了猜测,因为改变的就只有超导材料的布局,但他还想和王浩确定一下内容。

    王浩点头认可了他的疑问。

    向乾生顿时好奇的问道,“有关这次调整,对结果有预期吗?”其实他不想问这么多问题,但因为发现自己在实验中,主要还是参与到实验工作,而不是做最核心的分析论证,到现在依旧对实验的研究方式一头雾水。

    他听了王浩对于理论的讲解,但因为涉及到很复杂的数学问题,想短时间理解是很不容易的。

    王浩点头道,“我提前给你们透露一下,这次的实验最终数值,预计超过百分之十五。”

    “百分之十五?”

    向乾生和何毅顿时惊讶的张大了嘴。

    这个数值远超预料。

    他们之前做的七次实验,最高组织也只有6.4%,怎么就一下子变成了15%?简直是不能理解啊!

    王浩笑了笑,继续道,“但是,也说不好,只是我自己的预期,等实验结束以后才知道结果。”

    向乾生听了预期满是兴奋,“我已经非常期待了。哪怕只有百分之十,也相当惊人。”

    虽然他并没有参与核心的分析,但总归是实验重要的参与人,若是能取得重大的成果,也能算是一种成功了。

    不过他对于结果还是持有保守态度,因为对于底层的理论不了解,一切都是王浩说出来的,并不是基于对于实验的判断得出的结果。

    何毅倒是不会想这么多,他特别给王浩做了一个小报告,“我们最近烧钱太厉害了。两个星期又花掉了四百三十万,从拨款到现在,已经花掉了两千七百万。”

    “好在还有提前买好的材料,否则后续实验可能花费的更高。”

    “这还没有算上劳务成本。”

    劳务成本也就是实验室上下的奖金,只要参与实验人员都肯定能拿到奖金,也可以理解为参与实验的补贴。

    实际上,项目经费下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发过一次奖金,差不多等于是为项目预热了。

    这是正常操作。

    每一个项目经费下来的时候,项目参与人都会拿到一定的奖金,算是提前支付了科研劳务费,也就是科研人员的额外收入。

    何毅还是第一次参与如此大的项目,每一笔钱花出去他都感觉很心疼,想想只几个月时间,就花掉了两千七百万,他真是满心都是不舍。

    向乾生对此没有什么感觉,他反倒扯了扯嘴角,说道,“我们已经很节省了,我到现在只拿了两万的奖金。”

    这笔钱甚至赶不上他一个月的基本收入,他到了西海大学以后,对何毅最深的印象就是抠门。

    非常抠门!

    王浩不在意的说道,“何教授,你不用太在意经费,该花钱的地方就花,尤其是劳务费上。我们做科研的人都很辛苦,而且参与实验是有危险的。”

    “有时候工作强度也很高,不说996了,真正做起实验根本没有假期。”

    “而且经费方面,你不用担心,这次实验以后,就算再开口申请多一倍的经费,我相信都有人愿意掏钱。”

    他说的非常确定。

    何毅听了也有点期待,好半天才决定道,“这样吧,如果这次实验取得预想的效果,我就在给实验室上下,再发一次奖金。”

    王浩是不在意什么奖金的,他是项目的负责人,只是几万块的奖金,对他来说什么也不算。

    他一直提倡有什么能力,就拿什么样的薪资。

    对于一个科研机构来说,更好的待遇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尤其在不缺少经费的情况下,发更多的奖金也是对人才的一种笼络手段。

    不过项目的财务问题上,王浩并不会直接插手,他不可能去事必躬亲,有何毅这样‘节俭’的人负责,一定程度上也是好事情。

    另一边。

    阮伟平离开了会议室以后,就朝着自己的住所走去,路上想到刚才会议前,王浩说的问题就感觉有些好笑。

    实验的交流重力场强度超过244工厂?

    这怎么可能!

    如果他没有跟着一起做实验,可能还会相信王浩说的内容,毕竟对方是一个顶级的数学家,而且也是对方成功复刻了交流重力实验,并在提升场力强度上有一定的成果。

    但是,他可是全程跟着实验。

    之前最成功的一次实验,交流重力场的强度才只有6.4%。

    这个数据差太多了。

    总不可能对以往的实验进行一次总结,再去设计实验就真能有很大的提升吧?

    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同样的,技术的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

    手机忽然响了。

    阮伟平拿起手机发现刘云利打来的,马上点了接听键,就听对面刘云利问道,“老阮啊,你那边怎么样了?我听王强说,基础科学中心那边,构造出的数学模型很不错,好像是说给予了交流重力实验,直接性的数据支持。”

    “是吗?我不知道。”

    阮伟平想想道,“基础科学中心那边,确实要更专业一些,而且我听说,他们找了好几个数学教授。在凝态物理的研究上,他们也有更多的经验。”

    刘云利问道,“你那边怎么样?”

    “这边……我也不清楚。”阮伟平犹豫了一下,并没有说出所以然,后来想想还是道,“我感觉是没什么进展。我跟着做了几个实验,强度最高的时候是六点四,就没有再高的了。”

    “不过,刚才王浩教授说,他们下一个实验,成果可能超过我们?我是不理解啊。”

    “有这种事?”刘云利也同样很惊讶。

    阮伟平干脆直白说道,“是啊,反正我是不相信,咱们做了那么多实验,那么多人一起论证,他们就刚开始两个星期,难道指望那些数学分析,通过搞不明白的复杂理论,就能用一次实验超过我们吗?”

    他说完补充一句,“那还真就是不讲道理了!”

    “所以,我当时就说,如果你们能超过我们,我们就来这边做实验,就给你们当次项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