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问鼎十国在线阅读 - 第1069章

第1069章

    罗幼度加重了声音:“可朕以为只靠飞钱远远不够,最好是直接发行纸币。朝廷在天下各大州府开设钱庄,商人百姓以钱币换取同等的纸币,用纸币来代替大规模钱币的交易,如此一来,不论商贾还是百姓,购买大宗货物皆无须携带大量钱币,只要携带几张纸币即可。若能推广发行,好处多多……”

    他详细的将开设钱庄,发行纸币的好处一一细说。

    什么便于商品的流通,能够促进民生发展。可以适当的收回商贾百姓手上的钱币,充当国用,甚至于朝廷调控利息等等等等……

    罗幼度后世就是经商的,对于商业中的猫腻,知道得一清二楚,他选择性地挑一些方便接受的来说。

    长篇大论,说得有些口干舌燥。

    罗幼度端起了桌子上茶水,一饮而尽,喘了口气,说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仿佛回到了后世开会,找到了一点点的状态。

    窦仪、赵普、卢多逊都是当时一等一的俊杰,他们认真地听着,努力消化着一切。

    三人都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各自思索着什么。

    过了半晌,窦仪整理了思绪方才说道:“臣大体上了解了陛下的意思,陛下这推行纸币之念,确实独特,各中自有奥妙。不过臣心中有几问却不知陛下如何解决?”

    罗幼度微笑道:“可象直说。”

    窦仪说道:“纸币纸币,自然是以纸制而成。再牢固的纸张,转手多了,保养不好,终究会有损耗。届时无可避免会出现字迹磨损,甚至破裂,应当如何?还有这世上奇人无数,我大虞的雍靖通宝做工精良,尚且有人仿照。大量发行的纸币,不可能让国之圣手,逐一绘制,必然得用到印刷术。这印刷的物件,极易模仿。万一纸币发行之后,伪造泛滥,人人都以假纸币换取真通宝,又当如何?”

    “还有陛下可曾想过,这纸币不过是一张纸,它能够代表的面额直接与朝廷的信誉连在一起。但凡出了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朝廷的信誉,将会导致市场的动荡,百姓不再相信朝廷,将会倒退至以物易物恶劣情况。到了那一步,又如何收场?”

    窦仪一连三问,问的罗幼度是连连惊叹。

    古人或许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在很多事情上受到常识的束缚,显得短视甚至无知,但真以为他们愚蠢,那就太小觑前人了。

    窦仪第一次听说纸币,但仅从罗幼度的叙述中立刻就洞察出了纸币存在的巨大不足。

    这份干略,着实让人惊叹。

    一切正如窦仪说的一模一样。

    对于钱币的发展,后世身为商人的罗幼度是知晓其中一二的。

    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纸币最早的记载是蜀地民间富商主持发行的,十六家大型商号为了便于贸易,联合起来发行了纸币。但很快就因其中个别商人的道德丧失,个别商人的财力的不足,导致纸币失去了应有的公信力。

    但此举也给北宋朝廷提出了可行之法,随即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面世。

    交子的面世很快就风靡天下,但随即也引发了各种问题。

    封建时代,朝廷无法有效地控制纸币的发行量,每当出现巨额财政开支需要时,朝廷约束不了自己的行为,利用手中的权力,滥用公信力,无限制地发行纸币,令得交子成为其敛财的工具,造成通货膨胀,从而使纸币丧失了信用,也就丧失了流通的功能,变成了废纸。

    窦仪的三问,字字珠玑,就如未卜先知了一般。

    而罗幼度无法很好的解决,他没有任何隐瞒,而是如实道:“可象一语中的,朕也无法彻底解决这无可避免的问题,但朕以为发行纸币,于国大利,值得一试。”

    发行纸币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甚至无可避免,但是便利之处,也是肉眼可见的。

    历史上宋交子,明宝钞,民国钞票最终的结果都令得民不聊生。

    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前车之鉴,这纸币依旧流行于世?

    是历朝历代的官员愚蠢?看不明白这中间的危害?

    明显不是!

    实在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笨重的钱币已经满足不了经济的需求,纸币的出现是必然的结果。

    罗幼度身为大虞王朝的最高掌舵人,明显就感觉到朝廷经济渐渐到了一个瓶颈。

    钱币支付的不便利,大大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远距离贸易……

    譬如江南的茶叶、漠南漠北的马匹皮革药材。

    草原人无茶不欢,江南少马缺少优质皮革,本可形成一条互补的商道。但是江南的商人宁愿廉价将茶叶卖到附近,也不愿意卖往北方,漠北漠南的马匹皮革药材也是一样。

    实在是路程太远,钱币交易太麻烦,风险超过了价值,直接影响商品的流通,经济的发展。

    第一百四十二章 试点推行

    自从想到推广纸币之后,罗幼度连夜做了调查。

    根据后世经济学的经验判断,如果不推行纸币,南北的经济受到货币支付困难的影响无法相容,不只关系南北经济,也会直接影响南北的接触往来。

    南北贸易越频繁越深入,才能真正融合在一起。

    如果不作改变,永远自顾自的,漠北漠南很难彻底融入华夏,成为大虞朝廷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