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都市小说 - 太子嫔在线阅读 - 太子嫔 第71节

太子嫔 第71节

    魏晚玉悲愤:“还不是怪你!凭什么到头来全怪我。”

    “放心。”昭蘅瞥了她一眼:“一个都不会少。”

    一句话戳到阿箬真的心窝子上,想到自己最开始就是被她拖下水的,更恨得牙痒痒,拔了拔腰间的刀,发出骇人的撞击声:“少废话,再不写,我就把你拖山上去了。”

    “已经在写了嘛!”魏晚玉委屈地抹了一把泪。

    魏家女子也念书,文采斐然,一纸含泪泣血的认罪书很快就写好了。

    阿箬真呈给昭蘅看,昭蘅粗略扫过,便将纸张慢条斯理叠好,放入衣袖内。

    “好了,这事儿就这么过了。魏大姑娘,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井水不犯河水,你若是再来犯我,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她转身要走。

    “那封信!”魏晚玉吸了吸鼻子,叫住昭蘅:“你怎么会写殿下的字?”

    昭蘅轻轻弯唇,笑了笑:“殿下手把手教的。”

    魏晚玉哭出了声音。

    昭蘅没理她,提起裙摆往门外走。

    她觉着魏晚玉多少有点傻气。

    她的命多好啊,有做过中书令的祖父,身居高位的父亲,兄长是战名赫赫的大将军,受到殿下的关爱与呵护长大。

    她原本拥有自己这辈子都难以企及的人生,却被她自己硬生生给作到如今这副地步。

    说来也是令人唏嘘。

    她悄悄告诫自己,要惜福,珍重眼前触手可及的美好,万万不可贪心不足步上魏晚玉的后尘。

    昭蘅的思绪被阿箬真的脚步声打断,他匆匆追上来,问她:“你真的不考虑跟我回月氏吗?”

    昭蘅皱巴着眉头,斜眼睨过去:“阿箬真,你想死?”

    “不是,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阿箬真急忙摆手澄清:“我只是觉得,你比那个魏晚玉漂亮得多、聪明得多、胆大得多,很适合跟我回去做月氏太子妃。”

    昭蘅低声说:“这福气留给魏晚玉吧。我呢,只想在好好做个人,不想去当什么牛马太子妃。”

    阿箬真拍着胸脯保证:“那是我以前有眼不识珠,现在不会了。跟我走呗,总比跟着你们那瘦秧子太子有前途。等以后我做月氏王了,就让你做月氏王妃。”

    昭蘅噗嗤一声笑。

    “怎么?我哪点比不上你们太子?”阿箬真皱眉。

    昭蘅笑得如同廊外的晴朗风日:“哪里都比不上。”

    *

    昭蘅回到寮房,李南栖还没有睡醒,三公主的嬷嬷过来说今夜不回去了,下午老和尚给三公主打过卦,卦象有问题,今晚上要开坛设法破解灾殃,明日下午再启程回宫。

    昭蘅自然没有异议,成婚是件喜庆的事情,自然要办得漂漂亮亮,圆圆满满。

    趁着李南栖还没醒,她先去看了看三公主。

    打卦出了问题,三公主有些忐忑,心不在焉地坐在房间里,安氏两姐妹陪在身边安慰她。

    安清函宽慰她说:“不要担心了,我马上给小四郎写封信,他现在正在锦州境内,锦州有一座姻缘寺,请的姻缘符最灵了。我让她给你和小郑翰林请一道白头到老符,保管保佑你们平平安安白头偕老。”

    三公主睨了她一眼,到底是女儿家,脸皮薄,不好意思地推了推她的胳膊。

    “鬼神之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小的时候还有游僧说我活不过十二岁呢,现在不也平平安安地长到这么大了。”昭蘅温柔笑着:“公主不要放在心上。”

    有她们的开解,三公主心里好受了些,慢慢地打起精神振作起来了。

    *

    牧归穿过长长的游廊走到书房前,手里拿着大相国寺刚刚传回来的信,站在门口禀报:“殿下。”

    李文简正在批阅最后一份公文,微微抬眼,道:“进来。”

    牧归入内,将信呈递给李文简:“大相国寺回来的信。”

    李文简垂首批完最后一个字,放下笔,这才从他手中接过信,展开扫了一眼,眉头微皱。

    “殿下,寺中出事了?”

    “没有。”李文简道。

    他慢慢地把信纸折好,重新装回信封中:“三公主的卦象不顺,今夜要在寺中开坛设法驱祟。”

    “哦。”牧归抬头望向书案后的李文简:“那应该不是什么大事。”

    “你说……”李文简略思忖,问他:“我是不是该上山看看什么情况?”

    飞羽“咦”了一声,停下整理书卷的手,插嘴:“殿下不是一向不信神鬼之说吗?”

    牧归没有理会飞羽,他朝李文简揖了一礼,提议:“殿下和三公主兄妹情深,您若能亲至寺中为她祈福,想必三公主可以一切顺遂。”

    李文简再看了一眼飞羽,微微颔首,起身走出书房。

    飞羽看了看李文简的背影,又看了看牧归,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殿下看自己的眼神好像怪怪的。

    *

    山里的天气比宫中凉爽得多,茶寮院里的树上传出了蝉鸣。“知了”、“知了”的叫声,和池子里青蛙的呱呱声一起,成了中午李南栖午睡的背景音。

    李南栖一觉睡到下午都没有醒,昭蘅觉得奇怪,摸了摸她的额头,发现她好像有点发热。

    尽管山里没山下那么热,可晌午时分还是热得不像话。

    三公主刚没把卦打顺,昭蘅担心告诉她小八发热的事情,她又要乱想,所以没有声张。

    昭蘅让嬷嬷把竹床抬到后院,将后院的门开着,穿堂风从巷道穿过,清清凉凉地可降火了。

    她用刚打上来的井水给李南栖稍稍擦洗了一下发热的身体,然后把她抱到竹床上睡。

    凉水擦洗过后,李南栖舒爽不少,摊开肚皮躺在竹床上,渐渐睡着。

    昭蘅伸手把她的衣服往下拉了拉,摇着扇子,也慢慢闭上了眼睛。

    寺里的竹床都不宽,她们两个人睡还是有点挤,昭蘅翻了个身侧着睡着了。

    在山寺聒噪的蝉鸣声里,昭蘅做了一个久违的梦。

    梦里她还是个和李南栖差不多大的孩子,躺在竹床上无聊地玩着两颗桃核,窗外阳光灿烂,蝉鸣声甚嚣尘上,一道佝偻瘦影走入屋中。

    那是奶奶,她怀中抱着一捧沙棘。这个时节,沙棘已经成熟了,红彤彤的小果子沉甸甸缀满枝头,衬着苍老素淡的老人,鲜活与枯老有一种刺目的对比。

    昭蘅微张开眼看了奶奶一眼,昏昏欲睡的人意识尚有些混沌,含糊喊了声:“奶奶——”

    “吵醒小阿蘅啦?”奶奶向她笑笑,坐在竹床边,用她粗糙温暖的手摸了摸昭蘅的额头:“还有些发烧呢。奶奶给你熬沙棘粥喝,喝了就好了啊。”

    她眨了眨眼。

    生病真难受啊,要是不生病就好了。

    昭蘅这样想着,竟然从竹床上站了起来,推开门一直往外走去。

    可是小小的院落怎么又而走不到头,只有蝉鸣声越来越响亮,顶着的烈阳越来越热。

    她皱了皱眉,觉得很不舒服。

    正难受的时候,一股清风徐徐吹来,将那些无名的烦躁吹散些许。

    ……

    昭蘅醒来的时候觉得头疼,大约是睡得太久了。她迷迷糊糊半睁着眼,一边起身,一边伸手去摸旁边李南栖的额头。

    目光忽然瞥到坐在竹床上的人,吓得瞌睡登时醒了:“殿下,您什么时候来了?”

    李南栖坐在竹床上,在玩儿一个刚玉珠子,是李文简带来的。五颜六色的刚玉,在阳光下闪着夺目的光芒。珠子咕噜咕噜滚到昭蘅脚边,她用手肘抵着膝盖,弯腰把珠子捡起来递还给她。

    “皇兄早就来了,我醒的时候他就来了。”李南栖眨了眨眼:“他不让我叫你。”

    昭蘅看到他手里捏着的扇子,大概明白梦里的清风从何而来了。

    她倦怠地起身,问:“怎么也不叫醒我?”

    “梦到什么了?睡得这么香。”李文简把扇子放床上。

    “我都忘了。”昭蘅唇边挂着浅浅的笑,弯腰穿鞋。

    然后起身去外面用冰凉的井水洗了一把脸,终于感觉好了很多。回到屋内,李文简正把李南栖抱坐在腿上,弯身捡她的鞋子给她穿。

    不过怀里抱着个孩子,鞋又离得颇远,他伸长了手没够着。

    昭蘅快步走过去,捡起李南栖的鞋子,蹲在李文简面前,握着她小小的脚,帮她把鞋穿上。

    穿好鞋子后,昭蘅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温度已经降了下来。

    只不过还是不太舒服,眉毛一直皱皱的。昭蘅摸摸她的脑袋,说:“我带你出去走走,透透气好得更快。”

    李南栖眼睛亮了亮,乖乖地点头。

    昭蘅吩咐薛嬷嬷给李南栖换身衣裳,再换一双长袜,山里蚊虫多,怕她被蚊虫叮咬了。

    薛嬷嬷带李南栖到隔壁换衣裳,昭蘅则用点了艾草把自己仔仔细细熏了一遍。

    “我来吧。”李文简朝昭蘅伸手。

    她的长发用簪子盘起,露出了好长一截雪白纤长的脖子,如果没用艾草熏到,等会儿一出去就要被蚊虫大快朵颐。

    “有劳殿下。”昭蘅将手里的艾草递给他,又绕过桌椅,站在他面前。李文简一只手拿着艾草,另一只手压着她的肩膀让她侧坐在榻边。

    “殿下怎么来了?”昭蘅将头发拢在脑后,垂下头,脖子弯成一道柔美的弧度。

    李文简拿着艾草,避开她的发丝,用艾草的烟气熏染她的肌肤。他笑笑,道:“珺宁的卦象不好,我来给她祈福。”

    昭蘅惊讶地眼睫迅速颤了两下,不敢置信地歪着头望向李文简:“我以为殿下不信鬼神之说呢。”

    李文简也不解释,他轻轻捏了下她的脸颊,柔声说:“转过去,小心烫到你的脸。”

    艾草没烫到,可她的脸还是烧了起来。

    收拾妥当准备出门,昭蘅问李文简:“殿下要一起出去吗?”

    李文简望了眼门外的日落,说:“走吧。”

    昭蘅又点了把艾草,给他也仔仔细细熏了一遍,然后就出门了。

    傍晚山上的太阳极为明亮,橘红色的霞光铺陈开来,大片大片地堆砌在天边,将整座山林都染成了和天一样的橘红色。

    他们沿着后山往林子走,道路旁,水塘便,大片的苇草抽出了苇花,只不过苇花还是青色的。再过一段时间,这些苇花就会变成白色的絮,被风一吹,能沾得人满身都是。

    李文简摘了几枝芦苇,三两下编成一个环,套在李南栖的头上,他说:“刚发了热,别被暑气蒸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