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寒门天骄(科举)在线阅读 - 寒门天骄(科举) 第96节

寒门天骄(科举) 第96节

    数字和运算符号好用吗?当然好用。吴阁老直觉萧景曜还藏了些更高深的数算之学的知识没写出来,但就他倒出来的这点,就足够让人吃惊了。

    《九章算术》的鸡兔同笼题讲解起来何其复杂,按照这本《小学数学》的内容来看,吴阁老估摸着大概十岁左右的半大孩子就能将其掌握。

    有了这手算账的本事,就算不参加科考,到哪儿都能当个得力的账房。

    从底层小官一步步爬上来的吴阁老太知道官场中有些人是什么货色了。朝廷考四书五经,就只学四书五经。什么?要算数?不会。于是每每赴任,要么自己带着师爷和幕僚上任,要么就到了任上后再从当地寻找得力助手,帮他记账查账。

    吴阁老想到这点都想笑,多么蠢的上峰啊,底下人不做点手脚往自家扒拉点油水都对不住上峰那颗猪脑袋。

    也就是这些年贪墨案频发,正宁帝意识到了只重儒学经典的弊端,于是采纳了吴阁老的提议,在科举试题中增加了算学的比重和难度。

    吴阁老十分清楚读书人的心态。多年努力只为金榜题名,一展抱负。朝廷说要考算学,那这帮为了科考疯魔的读书人必然会花不少心思在算学上。再加上不断增加的算学难度,更是逼着他们去啃下各种算学著作。

    至于算学不是儒家经典?拜托,吴阁老又不是将儒学看得至高无上的大儒,他念书,就是为了考科举当官的,当了官就是要为百姓干实事的。当官的可以背不出儒家经典,但一定不能不会算账。

    老天爷诶,衙门中养了那么多人,又有自己的小食堂,每日花销,哪样不要钱?更别提国之大事的赋税,当官的不会算账,你当什么官啊?被人当傻子糊弄还搁那儿清高得不行,可赶紧滚蛋吧。

    吴阁老的想法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间接还让萧景曜得了好处——萧景曜这六元,其中一元可是凭借着数学题难度够大而取得压倒性优势,出了考场后就知道自己一定是第一名了。

    现在萧景曜送了《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过来,吴阁老倒是有些见猎心喜,顾不上自己年事已高,精神抖擞地看完了《小学数学》,觉得还行,不算特别难。然后,吴阁老又信心满满地翻开了《初中数学》,嗯?算学书中怎么会有这么多图形?再仔细一看,正弦函数,余弦函数,那些歪歪扭扭的字体又是什么东西?

    托萧景曜的福,吴阁老在自己六十一岁大寿这天,通宵刷题了。

    吴阁老:听我说谢谢你……

    萧景曜:啊这,我也没想到吴阁老会这么拼啊。

    老人家精神再怎么好,体力也比不得年轻人。吴阁老前一晚熬夜,第二天眼底下一片青黑,在政事堂时更是公然打起了瞌睡,让正宁帝大为不解,“吴卿昨晚没睡好?”

    不应该啊,六位阁老中,就属吴阁老睡眠质量最好,晚上从不失眠。让不到五十就已经开始失眠掉发的正宁帝羡慕不已。

    吴阁老身子一抖,从瞌睡状态中惊醒过来,较忙告罪,“臣御前失仪,还陛下恕罪。”

    正宁帝当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怪罪吴阁老,只是好奇,“吴卿有什么烦心事吗?”

    提到这个,吴阁老可就不困了,当即喜笑颜开,“回陛下,臣并非有烦心事,而是得到了一样非常贴心的礼物,一时激动,竟然忘了时辰,快天亮了才睡。”

    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吴阁老给勾了起来,正宁帝目光灼灼的看着吴阁老,同样精神一振,“什么礼物?”

    站在正宁帝身后的萧景曜也默默抬头看向吴阁老。不知为何,萧景曜心中突然有了一丝不妙的预感。

    真的有人拿到数学书后连夜刷题吗?不会吧不会吧?

    吴阁老欣喜的声音打破了萧景曜的侥幸心理,“回陛下,是一套算学书,编排得当,其中更是蕴含着不少高深的学问。臣觉得,工部之人应当都来学习上面的内容,日后去了别处修建东西,都能用得上。”

    萧景曜:“……”

    数学教材是很有用没错,但吴阁老你连夜啃教材是不是有点离谱了?天啦,都到了阁老这个位置了,还这么卷的吗?

    萧景曜看着吴阁老花白的头发和沧桑的面容,心中敬意油然而生。

    这是肝上长了个人啊。

    正宁帝果然很感兴趣,“能让吴卿这般赞不绝口的算学书,定然不同凡响。正好今日公务并不多,不如朕派人去吴卿家中取了书来,大家一同观看?”

    吴阁老早就料到了正宁帝会这么干,当即点头赞成,又笑着看向萧景曜,“说起来,陛下若是等的心焦,不如先问问萧舍人。”

    “景曜?”正宁帝先是一愣,而后提高了声音,“那两本算学书是景曜编的?”

    猝不及防被吴阁老卖队友的萧景曜摸了摸鼻子,老实交代,“回陛下,臣一直对算学颇为感兴趣,在念书之余,也会钻研算学。”

    “还因为算学,而好奇各种奇淫技巧是吧?”正宁帝不疑有他,萧景曜说的都和锦衣卫查到的东西一样,正宁帝并没觉得萧景曜在说谎,而是好气又好笑,“你堂堂六元及第的传奇人物,不思研读儒学典籍,倒去编写算学书,岂不是误入歧途。”

    萧景曜大胆地“反驳”正宁帝,“臣也没耽误念正经书啊!”

    “是是是,你聪明你厉害,学有余力,跑去钻研更复杂难懂的算学。”正宁帝没好气地白了萧景曜一眼。话里话外对萧景曜的亲切,倒让李首辅等人微微侧目。

    没过多时,前去吴阁老府上取书的小太监便回来复命了。正宁帝同样先翻开了《小学数学》,微微挑眉,“倒是适合给孩童开蒙。”

    再一翻《初中数学》,正宁帝脸上的笑容有亿点点僵硬,若无其事地合上书页,深深地看着萧景曜,“这也是你编的?”

    萧景曜心知自己最大的挑战来了,垂手恭敬道:“回陛下,这是臣写的。”

    一字之差,意思可就令人玩味了。

    正宁帝深深地看着萧景曜,李首辅等人同样一言不发地看着殿中这位如朗月清风一般的少年,心下暗自赞叹。便是他们,在萧景曜这个年纪,直面天子威严,也不可能比萧景曜表现得更镇定。

    萧景曜,当真受上苍偏爱啊。

    李首辅同样是少年天才,志高才深,聪明果敢,一路顺顺当当坐上首辅之位,大权在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看天下英才不过尔尔。哪怕先前萧景曜六元在手,李首辅也只是觉得萧景曜格外聪明一点,还有不小的运气。

    直到萧景曜任了中书舍人,几次献策后,李首辅才终于正视萧景曜的才华——这位少年是块天然美玉,无需雕琢已然是稀世奇珍。其智计手段,已经可以同官场大员们别苗头。

    这等天纵奇才,只能道一声天授。

    真的是天授吗?

    内心强大如李首辅,这会儿手都有些颤抖。

    萧景曜屏息凝神,感受到正宁帝几人锐利得仿佛要戳开自己身体的目光,格外冷静。

    不知过了多久,正宁帝终于收回了目光,笑吟吟地看着萧景曜,“你这滑头,朕看你还有些东西没写出来。《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后面呢,莫不是《大学数学》?”

    萧景曜苦着脸,“陛下明鉴,真不是臣耍滑头,实在是吴阁老生辰太近,臣只能挑灯夜战,连夜写下这两本算学书。”

    “那之后呢?”

    萧景曜摸摸鼻子,“之后是《高中数学》,而后才是《大学数学》。”

    胡阁老捧着《小学数学》,爱不释手,痛心疾首,“怎么我的生辰早就过了呢?不然景曜就该把这套书送给我了。这些数字多好用啊,记账算账不知能省去多少功夫,我们户部才是最需要这套算学书的!”

    胡阁老想要打劫的手蠢蠢欲动。

    吴阁老冷笑一声,“就知道有些没有面皮的老东西会腆着脸抢别人的东西。这可是我收到的生辰贺礼,你也要抢不成?”

    胡阁老气得胡子都竖了起来,“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抢呢?左右你也熬夜看完了,不若将这套书借给我钻研一阵?”

    说完,胡阁老还认真地请求正宁帝的支援,“陛下,户部账目繁多,若是拿这些新数字来记账,负责记账的主事们摸不准这些数字的奥妙,自然不敢做手脚。”

    不得不说,胡阁老最后一句话,准确击中了正宁帝的心思。

    吴阁老见势不妙,赶紧开口道:“陛下,这是臣收到的贺礼,臣自己还未钻研透!”

    好不要脸的狗东西,竟然敢明抢!

    正宁帝眼看着两位阁老快要打起来了,赶紧打圆场,温声道:“两位爱卿何必心急,学算学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改记账方法同样也不急于一时。你们要想用新法子,也得自己先学明白,才能教给底下人。现在争得面红脖子粗,反倒不美。”

    吴阁老和胡阁老这才偃旗息鼓,不再闹腾,只是眼神依旧闪着刀光剑影,让其他人看了出好戏。

    正宁帝抬抬手,示意萧景曜先在政事堂外面侯着,又让政事堂中其他伺候的宫女内侍全部退下,这才叹了口气,看向李首辅几人,“生而知之啊,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吴阁老最务实,双手一摊,“大齐又添一良才,不好吗?”

    胡阁老不甘示弱,“萧景曜心思坦荡,品行正直,得上苍偏爱,也不稀奇。”

    李首辅看着正宁帝眼中的得色,一锤定音,“古时圣王身边,都有神异的贤臣辅佐。萧景曜既然生而知之,那便是陛下圣王之德,引来了王佐良臣。”

    正宁帝抚掌大笑,“怪不得,朕一见他,就觉得他是上苍给朕的祥瑞!”

    殿外的萧景曜同样心情大好,知道自己这一次又算对了。

    锦衣卫查人有多精细,萧景曜已经在先前京城的抄家大礼包中领略到了。正宁帝和阁老们,谁又是庸人?萧景曜若是觉得自己天下第一聪明,将别人都当傻子糊弄,那才是真的缺心眼。

    别人官场几十年沉浮,受的是精英教育,念的是圣贤之书,经史子集张口就来。读史使人明智啊!

    政治斗争刀尖起舞,能顺风顺水混到内阁的,谁不是人精?萧景曜同样是人精,但他更精通商业,于政治一道,在政事堂那几位眼里,萧景曜还是个小孩子呢。

    想要糊弄他们,何其困难?

    一个不留神就容易结仇。我在你眼里就这么蠢吗?你这是在侮辱我!

    要是正宁帝也这么想,哦豁,别说萧景曜是六元状元了,他就是六十元状元,指不定也得把小命搭上。

    藐视天下,妄图将天子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得多恨自己的九族啊。

    萧景曜从小到大的事情,锦衣卫都查得清清楚楚。

    萧景曜想搞点事情,办报纸倒还好,之后搜集人才一起发展工业,点亮科技树,怎么解释?

    从小到大都没进过工坊的人,画起各种机械图来有模有样,说这里面没有猫腻,谁信啊?

    反正正宁帝是不信的。萧景曜这个天子近臣,隐瞒了这么大的事,呵呵。

    但要让萧景曜就这么磨掉自己所有的棱角,泯然众人,萧景曜也不乐意。

    凭什么呢?他要是个脑袋空空的草包也就算了,但他脑子里明明有那么多可以留给后人的东西,为什么不用?

    百年屈辱史历历在目,萧景曜不知道现在西方发展成什么样了,但按照历史进程,大航海时代迟早会到来。

    华夏的科技大多时候也处在世界顶尖,再加上萧景曜脑海中的知识,要是再能得到正宁帝的支持,凭什么这一次走在前面的不是我们?就算不行,尽了自己所有的努力后,萧景曜也不后悔。

    因此,在分析完正宁帝的心态,尤其是知道正宁帝一直拿自己当祥瑞看的时候,萧景曜就算计好了这一切。

    目前看来,萧景曜步步算计,全都正确,顺利过关。

    第061章

    封建时代, 想要尽快做一件事,自上而下可比自下而上顺利多了。萧景曜只要过了正宁帝和六部阁老这一关,剩下的根本就不用他再费心。要是正宁帝和内阁阁老们一致决定要推行的政令还推行不下去, 那就得怀疑一下正宁帝作为帝王对朝堂的掌控力了。

    当然,正宁帝要真是这样受制于人的帝王,萧景曜也不会蠢到现在就跳出来搞事情。

    臣子和帝王也是双向奔赴的。

    萧景曜本质上还是把正宁帝当成最大boss, 没有这个时代的人特有的对皇权的畏惧。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废宰相, 设内阁,是加强中央集权之举。也就是说, 在大齐, 帝王对朝堂的掌控比有宰相时还要强, 大权在握, 说一不二。正宁帝宽和, 愿意给阁老们体面, 所以现在阁老们的地位比先帝时期要高上一点,至少明面上, 只要有道理的事, 正宁帝还是会给他们一点体面的。

    要是先帝时期……呵呵,那真是教科书般的唯我独尊的朝堂。以先帝之霸道,想做的事情官员们老老实实听话照办就是。要是有异议的,什么,你在教朕做事?噶了。婉言相劝的,什么,你敢质疑朕的决定?这是不忠, 噶了。犹犹豫豫的,废物!噶了。

    主打的就是一个从不内耗自己, 平等创死所有人。

    官员们:“……”

    摊上这么个帝王,还能怎么办?老老实实听话干活呗。

    说实在的,要不是先帝政治素养绝佳,能力手段一流,眼光超前,做的决定基本都是对的。就他这个行事作风,妥妥一个暴君的帽子戴在他头上。不过先帝北击胡人,将当初在边疆耀武扬威的胡人狠狠杀出了兴宁城之外,给予胡人重重一击,只能犯边,却无法像以前几任帝王时期对大齐造成莫大威胁,不得不捏着鼻子遣公主和亲。自先帝起,大齐公主再无和亲之忧,边疆百姓亦无城破家亡之惧。四海臣服,莫不称先帝功高盖世,御敌于国门之外,真正一代雄主。

    作为大齐百姓,他们深受陛下皇恩,有了比以往更好的生活,也因为边疆大捷,给了百姓更多的荣誉感和天/朝上国的优越感。至于先帝一言不合就噶人?对不起,他们只是小老百姓,连见先帝的机会都没有,自然不会有被先帝噶掉的风险。

    只能说,先帝无愧于一代雄主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