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历代盛国公的法宝
蒽姐儿言语里的前前前朝,指的其实是和大楚隔了一个朝代的燕朝。 先祖初代盛国公就是追随大燕的开国皇帝——历史上的燕高祖南征北战挣来的爵位。 现在的京都,是燕高祖起家的地方。 而这座大本营在他南下征战时曾被劲敌的探子潜入。 对方想要里应外合攻下都城,没成。 一怒之下放火将燕高祖修建好的皇城给烧了。 虽说皇城没有付之一炬,可是放眼看去,残垣断壁满目皆是。 要说这燕高祖也是位奇人,他知道自己的老巢差点儿让人捣了之后,竟也不失态,反而一顿哈哈大笑,之后大手一挥,命人将主体保存还算完好的皇城彻底拆毁,安排人手重新设计。 据史书记载,燕高祖曾明誓要建一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巍峨皇城。 按照他的要求,数十名官吏历时月余的争吵,终于做出了“将原京都与环抱京畿的周围五郡合并,设为新都”的决定。 这就是历史上“六郡合都”的由来。 新京都建成,监造官员将原都城设为内城;又将内城三分之二的面积划为皇城;而内城另外三分之一的空间,则设计成了环绕皇城的十八条街道。 燕高祖登基,一口气将一十八名功臣封爵,并恩赐他们分住在这十八条街上,盛国公府就是其一。 这样的安排也是满含着燕高祖的期冀,他希望他的功臣们的后代,可以像他们的先祖那样,世世代代拱卫保护着大燕皇帝和大燕的江山。 只可惜斗转星移,大燕变成了大陈,大陈又变成了大楚,数百载时光转过,这十八条街道还在,可是建在街道上的那些府邸至今没有换主人的,也只有盛国公府、安国公府和郑国公府这三家了。 “……据史料记载,皇城修建的面积极大,里面高墙明瓦、宫殿重重,其中园林就有数座,里面涵盖了江南美景、秀林奇石、大漠孤烟和草原风光; 又有各种游艺场地供蹴鞠、马球、跑马之用;据说还有飞禽走兽馆室若干,里面养着各种观赏度极高的动物,甚至包括了凶禽猛兽。 这么说吧,咱们府上的园子看着大,但是放在皇城里,这些都成了微型景观,不值一提。” 盛向浔慢慢道来,听得盛苑小嘴张圆,脑袋一个劲儿的往外冒惊叹号儿! 好家伙,如此恢弘的皇城,就连她记忆里前世的传奇皇宫都不能及。 果然要讲奢侈,还是要看古代帝王啊! 盛苑如此想着,小脑袋瓜儿有些摇晃,似乎承受不住她脑袋里汩汩外冒的丰富想法儿。 幸好她爹怕她脑袋晃悠的脖子受不了,果断用手扶着她后脑勺。 盛苑靠着她爹的大手掌,小大人儿似的舒口气,跟心里感叹:还是太小啊,脑袋都承受不住思想的重量啦。 “爹爹,这样大的皇城建造下来,可不容易吧?当时燕高祖还在打天下呢,他就不怕劳民伤财财政紧张么?” 显然九岁的盛蒽要比妹妹的想法儿有深度,考虑的角度都挺有水准。 盛苑脑袋又往后仰了仰,拿她爹的手当靠枕,舒舒服服的听他们说话。 “燕高祖出身豪强,本身也懂经济,不说南征北战抄了多少世家大族,就说他手下的三十六支商队也足够给他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啦; 更不要说皇城建造启动之后,他用夺来的工匠建了宝船数十艘,一边出海和外头的国家来往商贸,一边顺路打劫海盗; 等到皇城建成,大燕立国,国库都充盈到可免天下百姓五载税收,而高祖私库也充足到可保数代子孙坐吃山不空呢。” 盛苑听她爹说的很是详细,好像亲眼看过似的,忍不住杠了一句:“您怎么知道的?哪本史书上写了呢?” 作为暂时的文盲,三岁的盛苑不知道是否有史书记载过这些,不过不要紧,这不影响她单纯为杠而杠的心情,要不然也不会说这么多字儿了。 “先祖初代盛国公的笔记上写过啊!”盛向浔倒是一本正经的指着不远处的藏书楼说,“里面就有副本可以借阅……初代盛国公晚年远离公务,休养的时候写了不少回忆笔记,林林总总加起来好像得有十几卷之多。” 盛蒽闻言,看向藏书楼的眼睛熠熠发光。 倒是盛苑用小胖爪子摸着下巴琢磨:十几卷呢,这是写得多详细啊? 话说,燕高祖知道他忠心的臣子带着镌刻了他们时代的笔,穿越了纸张的隔阂,站在了种满瓜的舞台上,极大的满足了后世吃瓜群众的好奇么? “爹爹,咱们盛国公府历经三朝屹立不倒,肯定有很多好玩儿的事儿,你给我说说呗!”盛蒽是个好奇宝宝,见她爹讲起有关初代盛国公的事时滔滔不绝,又想起之前她爹提起过的《诸代录》,便央着她爹捡好玩儿的讲讲,毕竟让她自己看那么多字儿,她又有点儿不大乐意。 盛向浔这会儿心情也好,尤其是见到妻子笑呵呵的站在身侧看他和孩子们亲近,就更有意好好表现。 当下听到大女儿的提议,便高高兴兴的捡了盛国公府从初代开始至今的有意思的故事说给俩闺女听。 他单手抱着盛苑,另一只手扶着栏杆,恍若回忆一般凭栏远眺的讲述着燕高祖时期的故事。 在讲到初代盛国公征战打仗的时候,他扶着栏杆的那只手还偶尔比划比划;直到讲到几个重要转折点,他情绪开始激昂起来,连比划的幅度都提升了许多。 盛苑为保持平衡,不自觉的用俩爪子抓住了她爹的耳朵。 此刻她的注意力全在她爹描述的故事里,一双乌黑的眼眸紧紧盯着他吐字的嘴巴不放,小表情那叫一个认真,说是如痴如醉亦不为过。 要说她爹在翰林院是真没白呆啊,他用寥寥数语就将那个群雄逐鹿、能人辈出的时代描述的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听得盛苑脑子里不断浮出几个大字:心向往之! 当然,开国的故事虽多,可盛向浔本来就是着重自己祖宗的事迹讲的,又挑挑拣拣找最有意思的说,所以很快便将那个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的时代说完。 之后他就主要讲述依照祖训行事的历代盛国公的故事了。 盛苑听着听着,不由默默感叹:盛国公府能存在五六百年,果然不简单! 当然,盛国公屹立不倒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燕高祖打下来的江山虽然两度易主,但是无论从燕到陈,还是从陈到楚,政.权都是和平过渡的。 不管是燕末帝为了保命禅位给了陈太宗;还是陈末帝因皇室无人可继位、又恨舅舅篡位之心昭然若揭,将皇位送给了自己的大舅子,反正三朝变幻,秉持祖训躲在人群里吃瓜的盛国公的封号一直都没变过。 看,盛国公府的运气就是这么好! 当然,盛国公府之所以能被历代皇帝容忍,依靠的可不只是好运气,更多的还有代代盛国公精于从心、乐于从心的良好心态。 皇帝不需要时,历代盛国公都能约束好子弟,远离权力中心,安心的做享受生活的咸鱼; 可是当皇帝需要有人征战时,盛国公府又真能出人出力征伐外族; 等他们凯旋之后,盛国公们还都能果断交出兵符,毫不留恋。 这是何等魄力!何等的耐力!何等坚持啊! 盛苑觉得,像历代盛国公这样苟出了风度、苟出了速度,苟出了质量、苟出了安全饱和度的做派才是长久之策啊! 像历代盛国公这样历经三朝而不倒,诸代皇帝用过都说好的臣子,放在历史上都很少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