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祭奠崇祯 召见褚盛
书迷正在阅读:大明守村人、大荒魔帝、末世指挥官、快穿:当炮灰女主被剧透、御天、怪医圣手叶皓轩、当病弱少女掌握异兽分身、老婆拔我氧气管后,我重生了、逃荒种田:我靠医术发家致富、绝色毒医:二爷,你该吃药了
4341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 皇帝苏河刚批阅完礼部右侍郎褚盛的奏疏。 这是一个人才,其思想有着海权论的影子。 建议帝国出兵占据世界重要的战略位置。 依计而行,至少能保证大华帝国上百年的霸权。 皇帝苏河也从褚盛的奏疏里,了解到很多西方各国和非洲藩属国的情况。 张瑜亮确实能搞事,欧洲各国惊慌成那种样子,打了三十年的战争都能停下。 一旦苏伊士运河建成,皇帝苏河可知道这条黄金水道意味着什么! 苏伊士运河与世界霸权息息相关。 皇帝苏河批阅完奏疏,他没有像往常一样,阅读皇家电报局筛选出来的各地电报。 礼部右侍郎褚盛来到皇宫,等待皇帝的召见,他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及时召见大臣。 皇帝苏河亲自拎着一壶酒、一个烧鹅、十七个小馒头,前往紫禁城里的煤山。 他走到山脚下,看着煤山上那条歪脖子树。 他让麒麟卫看护四周,自己一人独自登山。 煤山已经被封锁的水泄不通,连只鸟都无法越过封锁线。 皇帝苏河走到一棵歪脖子树下,这正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自缢之所。 “三月十九日,今天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 如果没有朕来到这个时代,你朱由检还能再多活几年,在今时今日吊死在煤山上。” 4341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很平常。 他在原来的历史上,却是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京城,大明崇祯皇帝自缢的日子。 皇帝苏河把祭品摆放在歪脖子树下的记事碑旁。 他不可能去明皇陵,只能在皇宫之中,祭奠崇祯皇帝。 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在这个歪脖子树旁更合适。 皇帝苏河拿起酒瓶,倒在杯旁的土中。 他长叹声道:“历史的苦难,再也不会发生。 铁骨铮铮的华夏民族,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哪怕是有一天大华帝国灭亡,还将会有赵国、魏国、曹国、闽国、晋国等等众多国家。 亡国可以,绝不能灭种。” 皇帝苏河指着歪脖子树怒骂道:“真不应该对死人不敬,但朱由检,你绝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好皇帝勤奋,这能名传青史。 勤奋的皇帝,却不是好皇帝。 朱由检,你论勤奋,只比洪武皇帝朱元璋逊色几分。 但论做皇帝的能力,都比不上几十年不上朝的嘉靖、万历,连明朝有名的不靠谱皇帝正德都比不上。 你大哥朱由校,都比你强几分。 朱由检,你也就比叫门天子朱祁镇强。 这不怪你,怪你们老朱家奇葩的藩王养猪策略,身为藩王的你,既不懂权术,又不会制衡朝臣。 蠢到敌我不分,刚愎自用,乱杀忠心耿耿的大臣。 蠢到轻信东林党,忠奸不分,还允许御史进入厂卫监督,自断皇帝的耳目。” 皇帝苏河叹息一声,继续骂道:“大明已经腐朽,对内无力清剿农民起义,对外无力抵抗异族。 按照原本的历史,大明被李自成覆灭,你朱由检在今天这个歪脖子树上自缢。 李自成根基不稳,轻易被清虏击溃,华夏大地很快沦陷。” 皇帝苏河咬着牙说道:“只要是北方异族入寇,他们攻下华夏大地,就会展开血腥的屠杀,用来震慑汉族,防止汉族的反抗。 扬州七日,嘉定三屠,这只是最典型的代表。 除了屠杀之外,又通过剃发易服驯服百姓。 数以亿计的平民百姓,死于清虏的屠杀。 华夏大地迎来治安的时刻。” 皇帝苏河只是想起这段记忆。 他的眉头紧皱,双手握拳,牙关紧咬,整个人仿佛被熊熊燃烧的怒火所包围。 他看着这颗歪脖子树,释然的说道:“这一切都不会发生,朕也没有白来一趟。 黄台吉、多尔衮等清虏的高层,现在都已经死去。 清虏已经亡国灭种,上层权贵的男丁全部被阉割。 底层被打为奴隶,分散到全境各地。 他们已经忘记自己的语言、文化、历史。 世间再也没有这个部族。” 皇帝苏河拍着歪脖子树的树干,他语调轻松的说道:“现在的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从朕起势成功,世界的轨迹就发生了变化,现在没有人能预料华夏大地今后的情况。 但无论是何种情况,都不会比原来更惨。 因为朕已经带领大华帝国,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并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哪怕是今后子孙不孝,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 大华帝国凭借我攒下来的底蕴,也绝不会亡国灭种。” 皇帝苏河知道分封制的危害,哪怕是把功臣分封到海外。 这些分封出去的番藩属国,几十年后不知道还能剩下几家。 但剩下的国家,必定会是强国。 这些国家强大之后,有极大的可能会成为大华帝国的对手。 但这完全没有问题,一家一姓的天下无法长久。 哪怕是大华帝国被推翻,那也只是正常的王朝更迭,他死而无憾。 皇帝苏河看到自己手中一瓶酒,都已经被倒光。 他看着这棵歪脖子树,转身离开煤山这里。 崇祯皇帝朱由俭的下场,也在时刻警醒着苏河。 当皇帝简单,但当一个合格的皇帝很难。 帝国的接班人也要慎重考虑,选择一个平庸的皇子接班,那是对全国数亿人不负责。 皇帝苏河在回乾清宫的路上,他向玄武卫指挥使苏长胜询问道:“明朝那些遗老遗少,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苏长胜在心中回想着相关的情况,他很快整理好相关内容。 “陛下,明朝知名的王公贵族,哪怕是投诚的人,玄武卫也派人紧盯着他们。 有一定身份低地位的人,玄武卫都没有放过。 只有一些人在私下,说一些怨言,批评大明满朝文武太废物,他们怀念旧朝。 这些人没有造反的迹象,再说现在国泰民安,一石米只需要一两银币。 农民基本家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田,城里的百姓又能很轻松吃饱饭。 现在京城一个乞儿都没有,真有人乞讨,立刻就会被送到海外。” 皇帝苏河吩咐道:“玄武卫监视这些人的大部分人手,都给我撤回来吧! 现在百姓安居乐业,我们华夏百姓,一向是遵守秩序。 只等到王朝末期,这些遵守秩序的百姓无法活命,他们才会选择通过造反,建立新的秩序。 这些遗老遗少,他们在大明朝时,都是一群废物点心。 更何况是今时今日,他们无法掌握任何权势。 朱由检的后代,还是要紧盯着,他们的身份太敏感,会有野心家通过他们做文章。” 皇帝苏河认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大华帝国已经度过刚建立的不稳定时刻。 现在大华帝国的繁华程度,真的有影响造反,他都拉不起来一支造反的队伍。 大华皇家陆军驻守各地,也不害怕起义军的出现。 海外总督府这几年不断有旧势力和土著联合起来造反,全部被当地驻军镇压。 大明皇室数百万人之多,再加上大明的王公贵族,人口达到数千万,大部分都是底层。 即使这些人真的出现问题,也不用大肆杀戮,只需要把他们移民到藩属国,就能轻松解决问题。 对于这些人来说,移民就是最为严苛的流放刑罚。 ……………………………… 皇帝苏河在乾清宫,召见礼部右侍郎褚盛。 这是大华帝国第一任驻英大使,也是大华帝国唯一一位进行正常外交活动的大使。 倭国大使李知恒,他算不得是正式外交人员。 褚盛进入到乾清宫,看着高坐在龙椅上的身影。 他之前在重大活动里,多次见到过皇帝苏河的身影。 却从来没有离皇帝苏河这么近的距离。 褚盛立刻上前一步,鞠躬行礼道:“微臣褚盛,拜见陛下。” 皇帝苏河把褚盛的奏疏放在一旁,道:“褚爱卿,免礼平身。 来人,赐座。” 褚盛看到一名小太监,手脚麻利搬过来一张椅子,放在他身前。 褚盛激动万分,陛下对他的礼遇,让他很是意外。 士为知己者死,他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效陛下对他的认可。 褚盛已经贵为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他在前往礼部时,还有比他品级低的礼部官员,不尊重他这个上官。 礼部很多官员,都不认可外交的重要性,反而说褚盛是靠溜须拍马升上来的。 陛下的这一番姿态,那就是对褚盛的工作很认可。 皇帝苏河看到褚盛坐下,道:“朕已经看过褚爱卿的奏疏,上面写的观点很新颖,让朕看过之后大开眼界。 你在英吉利当大使,一定非常了解欧洲的情况。 我今天就想从褚爱卿口中,详细了解欧洲的局势。” 褚盛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他向皇帝苏河要了几根彩笔和一份世界地图。 在世界地图上,画出了很多国家的疆域。 褚盛在这个过程,他以简练的语言,介绍欧洲这些国家复杂的关系。 皇帝苏河认真倾听,他看着渐渐成型的欧洲地图。 这跟他印象中的欧洲地图,差距非常巨大。 有的国家还没有出现,有的国家早就没了踪影。 未来世界重要的一极,德意志帝国还没有出现,那里只有一群德意志诸侯,普鲁士也不是最强大的诸侯。 皇帝苏河对于这个时代,欧洲很多错误的认知,也被褚盛给纠正过来。 英吉利正在陷入内乱,王党和议会党已经大打出手。 议会现在的目的,也只是想约束君主的权利,而不是彻底把君主踢出权力中心。 英吉利的君主立宪制,还要至少走几十年的路程。 皇帝苏河之前还以为英吉利是在这段时间,确立的君主立宪制。 他那时怕影响到刚刚建立的大华,对大华帝国的各项安排,特别是议会的安排,已经做好迎接君主立宪制冲击的准备。 皇帝苏河如果对欧洲历史更加熟悉,他当年就不会显得那么急迫。 他对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情况,也感到有些差异,这与他的印象有些差别。 皇帝苏河一直认为欧洲诸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死敌。 欧洲文明最重要的几座城,雅典、君士坦丁堡、圣城耶路撒冷都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中。 欧洲诸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他们却能摒弃前嫌,共同对付闽王张瑜亮。 皇帝苏河看着褚盛询问道:“朕看过爱卿的奏疏,说的战略要点论,朕非常认可。 苏伊士运河极为重要,绝对不容有失。 但我们距离太远,没办法掌控局势。 又不适合直接插手,褚爱卿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褚盛知道这是陛下对他的考校,这个问题回答的令陛下满意,他今后的地位会非常稳固。 他拿去笔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疆域上,涂了几份不同颜色的区域。 “陛下,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攻城。 直接派军队介入这场战争,完全是下下策。 在局势没有崩坏到值得我们出手时,选择出手就棋差一招。 这件事情上,欧洲出国也没有出兵,他们是支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我们也可以这么做,从缅甸那里出发,前往闽国。 货船所需的航程不算太远,帝国完全可以承担这个成本。 他与战争结束,我们一方取得的收益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我们支援闽国的同时,也要削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有一个很大的弱点,他们是多族群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凝聚力极为薄弱,如果希腊突然之间脱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欧洲诸国会怎么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会怎么想? 一旦有了成功的榜样,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其他受到压迫的族群会怎么做?” 皇帝苏河听完之后,他立刻鼓起掌声。 “褚爱卿,你这个计策真的非常棒。 不需要派一兵一卒,搅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达到我们目的的同时,还能离间欧洲诸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关系。 这件事情,朕就交给褚爱卿。” 皇帝苏河很高兴,他之前阅读褚盛的奏疏,看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欧洲诸国的支持下,全力进攻闽国。 他那时还有些担心张瑜亮挺不住。 现在褚盛提出的计策是阳谋,希腊为了独立自主,摆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 哪怕是大华帝国支持他们起义,希腊人都不会拒绝。 褚盛看到皇帝苏河高兴的表情,他就知道这件事情稳了。 他立刻保证道:“陛下请放心,臣对于欧洲诸国极为了解,在欧洲也有人配合帝国的行动。 臣保证顺利执行这个计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