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科幻小说 - 影帝的诸天轮回在线阅读 - 1194、局势

1194、局势

    眼看张无忌也找到了他的另一半,苏乙由衷高兴。

    他不是那种什么好吃的都往自己碗里划拉的人,否则就不会说自己只娶四个老婆了。

    杨瑶琴其实跟张无忌更般配,这个女人很有主见的样子,和张无忌优柔的性子正好互补。

    几人又寒暄了一阵子,苏乙主动提起了和周止若定亲的事情,张无忌心中自然难免酸楚。

    不过好在他如今不再形单影只,心中也算有安慰。

    苏乙让张无忌先去看望了俞岱岩和殷梨亭,但很快各派掌门再次联袂而至。

    他们可不是来迎接苏乙的,而是来找苏乙商议事情的。

    皇帝被杀的事情终于开始发酵了。

    大都新帝继位,发诏天下——

    “丁酉,先帝遇弑,崩于大都,在位二十四年,时年三十有七。旻天不融,降此鞠凶,天祸荐臻,社稷无奉。肆群后三司六事之人,畴谘庶尹,至于华戎,致缉大命于朕躬。时遭屯否,皇纲不振。朕以寡德,奉承洪绪……”

    新皇继位,不但没有大赦天下、普天同庆,在诏书中还立誓要为先皇报仇,要扫荡寰宇,诛平叛逆。

    可见这皇帝非常有进取之心。

    新皇还下令褫夺汝阳王封号封地,宣布汝阳王为叛逆,是狼子野心的弑君者,号召天下人共诛之。

    汝阳王一家老小三百余口,牵连远亲极其心腹手下家卷等共计四千余众,全在新皇继位后第三天在菜市口问斩,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天子一怒,流血漂橹!

    在这之前,汝阳王其实一直还抱着跟元廷化解误会的侥幸。

    他连上七道奏折给太子解释此事,并写信给朝中很多大臣,连一直都不对付的政敌都去了信,言辞卑躬恳切,希望元廷能相信他也是受害者,并且绝没有弑帝之心。

    很多手下心向元廷而反叛他他也不杀,只是捉了人打算给元廷送去,希望朝廷能看到他的一片赤诚。

    甚至太子召集他去大都解释的命令,他都犹豫要不要冒险答应下来,亲自去解释一番。

    但却被赵敏和王保保死死劝住。

    他们很清楚,别说皇帝死了,就算皇帝还活着,就冲皇帝给王保保那一跪,汝阳王府也势必不能再和孛儿只斤氏共存。

    赵敏和王保保一致建议父亲趁着元廷混乱,联合关先生兵逼大都,迫使新皇放了自己的家人。

    但汝阳王下不了这个决心跟元廷彻底决裂,和自己的民族彻底走向对立面,他更不愿跟反贼沆瀣一气,去进攻他一直守卫的大都。

    他没办法转过这个弯来,哪怕儿子女儿再三泣血哀求,他也不为所动,固执地认为元廷一定会相信汝阳王府地忠诚。

    他还觉得就算元廷不信自己,眼下风雨飘摇,朝廷也离不开汝阳王府,大概率会虚以委蛇,暂时隐忍。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可以用真诚打动新皇,让他改变主意。

    人在不愿意面对某种现实的时候,会找大量理由说服自己一定可以避免这个坏结果,并疯狂为之努力。

    这种事儿做成功了叫做绝地逆转,失败了就叫心怀侥幸。

    所以不能太过苛责那些心怀侥幸的人,因为他们只是想要逆转而已,他们有什么错?

    只可惜侥幸的代价是巨大的。

    直到数千人人头落地的消息传来后,汝阳王感觉自己的天塌了。

    他的妻子,他的妹妹,他的干孙子,还有那么多的亲人,全都被杀了!

    汝阳王就是因为跟妻子感情很好不愿再娶所以才就只有赵敏这一个女儿。

    王保保是他妹妹的儿子,被他收为义子。

    但现在,除了膝下一儿一女,他所有的亲人都被皇帝给杀了。

    汝阳王当场就晕厥过去。

    等他醒来后枯坐三个时辰,然后召集儿女部下,泣血发誓,要马踏大都,割下伪帝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的人头!

    惨痛的现实让汝阳王所有的侥幸都破灭,终于彻底清醒过来。

    他又成了那个在朝堂上呼风唤雨,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蒙古王爷,冷酷、暴烈、大胆、聪慧……

    他总结并反省了自己这段时间的过失,决定振作精神,重新开始。

    第一步正名。

    他打着“诛伪帝、正朝纲”的旗号向元廷宣战,对外坚称是伪帝弑父,大逆不道,还把罪名推到汝阳王头上,理由是新皇之前就有过一次造反逼宫的经历。

    这个说法其实很有市场,毕竟汝阳王之前是坚定的保皇党,反倒是太子和汝阳王的政敌走得很近,太子上位对汝阳王府来说也绝不是什么好事。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第二步肃清整顿。

    汝阳王把之前准备送给元廷表达诚意的“叛徒们”全都杀了,并且对内部展开了整顿,加强了他对军队的控制,给自己的儿女更多的权利。

    王保保控制了更多军队,而赵敏则主动接手了情报和外交方面的工作。

    第三步是稳定后方。

    汝阳王给关先生和甘陕地带的义军都送了礼物,写了信,信中软硬皆施,说服这些人在他和元廷打仗时不要进攻他,否则必然会遭到他百倍报复。

    其实赵敏和王保保是建议汝阳王和关先生联手的,但却被汝阳王失口否决,他认为若是能打赢大都,他说不定还可以另扶新帝上位,继续回到蒙古阵营。

    但若是跟反贼联合攻打元廷,那就真的是彻底自决于草原了。

    汝阳王恨透了杀他全家的新皇,但同样也恨透了算计他的苏乙,只是这份恨意不但被他深埋心底,而且尽量在赵敏和王保保面前澹化。

    因为他很清楚,一个能深入皇宫大内掳走皇帝的狂徒,汝阳王府在他眼中又算得了什么?

    除非是时来运转,否则找苏乙报仇这件事情,基本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更别提,他不得不为更坏的局面做打算。

    如果时局败坏,汝阳王府到了存亡之际,到时候唯一能帮他们的,就是这个算计他们的苏乙了。

    在皇帝被杀这件事的背后,苏乙、张三丰和灭绝师太三人杀入皇宫大内的丰功伟绩被被彻底澹化了,甚至是只字不提,因为这件事若是到处宣扬的话,对元廷威望和士气的打击是致命的。

    各派群雄今天聚在一起,其中一个议题就是要不要把这件事大肆宣扬,打击元廷威望,振奋各路义军的士气,同时也能打响各派联军的名头,吸引更多好汉义士来投。

    但这件事被苏乙否决了。

    不是因为低调,而是因为眼下汝阳王和元廷之间的关系如烈火烹油,一点就着。

    这个时候你跳出来宣称对弑君的事情负责,岂非是在为汝阳王府开脱?

    一旦那边双方的“有识之士”再借机努力一把,让双方达成和解,一致对外,那苏乙之前的努力就白做了。

    因此苏乙的策略还是一动不如一静,趁此机会继续积蓄力量,等待天时。

    群雄认可苏乙的判断,但都觉得十分惋惜。

    因为若真是有了“弑君”的名头,必然会让天下英雄对七派联军趋之若鹜,对义军的壮大好处很大,而且苏乙等人的个人威望也将得到质的提升。

    还有个议题便是关于关先生。

    前段说到关先生本打算大军开拔北上,去草原上撒野,直捣上都王庭。

    原剧情中关先生也是这么做的,他打下了上都后,又转战东北,最后还攻破高丽王庭。

    但随着元廷皇帝被刺的消息传来,关先生却改变了主意。

    他决定暂时留下来,伺机而动。

    有清风明月再,关先生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苏乙,他做出的任何决定苏乙都会第一时间知道。

    苏乙知道关先生已经接到了汝阳王那封软硬兼施的信件,也收了汝阳王送来的重礼,

    关先生认为汝阳王比元廷的威胁更大,所以他打算假意应承,甚至是做出大军北上的假象,但实际上却想要等汝阳王和元廷激战正酣时,从后面偷袭汝阳王,彻底覆灭汝阳王的势力。

    他相信汝阳王一死,元廷的气数也快尽了。

    不得不说这个人的眼光还是很精准的,而且站在他的立场上,这么做的确对他最有利。

    一旦关先生成功,那整个甘陕地带,以及半个冀中就等于落在了他手中,到时候就直接切断了元廷和西北和中原的联系,将元廷势力切割成两截。

    而且汝阳王一死,鞑子里最能打仗的人也没有了,元廷的气数的确是加快了倒计时的步伐。

    但苏乙却并不觉得关先生能够成功,因为赵敏和王保保绝不是省油的灯。

    关先生如意算盘打得虽好,但就怕那边将计就计,声东击西,反而倒让他成就汝阳王再一次胜利。

    苏乙对关先生不报太大希望,但这件事情又阻止不得,他也不可能劝服关先生按原计划去行事。

    苏乙将自己的担忧拿出来给群雄探讨,其中一部人并不认同苏乙的判断,而且觉得如果关先生能灭了汝阳王,虽然跟苏乙的计划有所偏离,但对于汉人来说也算是好事。

    还有一部分人认可苏乙的判断,却觉得就该静观其变,让关先生吃点亏,他知道痛了,知道汝阳王不好惹,自然就会离开,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

    群雄对关先生的印象都不好,因为此人对于江湖豪客的确是敬而远之,十分澹漠。

    之前少林空闻、空智和昆仑掌门夫妇二人主动请缨,去关先生那里借军粮,可不但没有借到,还遭到了关先生的嘲讽。

    人家觉得你们这些江湖人瞎掺和什么军国大事?

    就去抢抢地盘,争强斗勇就好了,别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气得何太冲要拔剑杀人,关先生却根本不惧,引颈就戮,说你虽杀了我,却也等于自绝于天下。

    何太冲还真不敢杀关先生,因为关先生现在冲击在抗元第一线,他敢杀了关先生,真的就臭大街了。

    不但如此,这些时日来前来投靠七派联军的好汉义士,有相当一部分被关先生截留了。

    空闻找他理论,关先生却说:“就当是你们占我地盘的租金了。”

    空闻和尚多好的脾气,也差点被气了个七窍生烟。

    唯一给过好脸的就是峨眉了。

    前些日子峨眉派去跟关先生交涉,因为关先生扣押了一部分峨眉派外门弟子提供的粮草和马匹。

    带队的人是峨眉派的一个出家弟子,原本以为一群女流之辈去了更会被人冷眼以待,没想到关先生的人二话不说就把人交还回来,还道歉赔偿了。

    苏乙得知此事后也很奇怪,因为他很肯定关先生不是摄于灭绝师太的威名,而是他真的对峨眉派另眼相看。

    不过话说回来,苏乙这群人的确是在人家关先生的地盘。

    前段时间只是一群江湖豪客聚在一起,人家敬而远之,当做看不见也就算了。

    但这群人现在呆着不走,还开始招兵买马起来,关先生怎么可能对群雄有好感?

    虽说都是义军,但这年头,义军往往都在自相残杀,反倒是鞑子们比较清闲。

    关先生本就对高来高去的江湖客很忌惮,敬而远之,现在江湖客们开始招兵买马安营搭寨,他就更不爽了。

    关先生派人来抗议了几次,但都吃了软钉子,最终都不了了之。

    可能想着快走了,关先生也就懒得再搭理群雄了。

    这时候自我感觉良好的空闻。何太冲跑去跟人家借军粮,老实说,人家没直接拔刀砍人都算是脾气好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矛盾,导致群雄跟关先生的关系闹得很僵,现在知道关先生有可能不走了,其实对于群雄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就在群雄各抒己见时,被苏乙特例允许旁听的杨瑶琴突然对苏乙一礼,开口道:“苏师父,你们口中的关先生,可是姓关名铎?”

    苏乙一怔,道:“此人是叫关铎,怎么,杨姑娘认识他?”

    “若非是重名之人,此人我的确认得。”杨瑶琴道,“不过到底是不是此人,小女子还需去验证一番。苏师父,不如请无忌陪我去关先生军营走一遭。若真是我认识的那个关铎,说不定我可以从中说和,让大家消除误会。”

    /66/66181/2965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