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言情小说 - 快穿之地府稽查员在线阅读 - 第391章 祭旗堂弟14

第391章 祭旗堂弟14

    “会回去的。”肖妤用外语和中文各说了一遍。

    “你哥哥也说以后要带我回去祭祖。”肖琦妻子点点头,自己祖父也说过,有机会一定要去拜祭下公婆。

    一队人不紧不慢地路过部落,住了几天交流完感情后,回到了离开快两年的北方城池。王老爷早就得到了信,已经派人帮着杨婆子把宅子打扫过了一次。

    回来后的日子,忙碌又充实。肖琦和王老爷讨论商线的同时,提起了自己想办学堂的事情。本来以为要多花些唇舌的肖琦,发现他想多了。王老爷听说他办学堂后,就差举双手双脚同意了。

    “贤侄,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你可知道现在有些中原的人,借着家里有长辈在咱们北方,来咱们这参加科考的事情。”王老爷说完后,狠狠地拍了拍桌子。

    “朝廷对科考学子的户籍查的很严,怎么会出这种情况呢?”肖琦不理解,他从没听说过这种操作。

    “贤侄,你怕是没接触到。对普通人查的严,上面有人的自然是睁只眼闭只眼。”王老爷说的含蓄,实际上就是肖琦没见过高层黑暗,因为他不够及别接触。

    “为何如此,这么做的好处是?”肖琦已经隐隐猜到原因,但还是要求证一下。

    “为了占咱们的名额啊。这些人通常是有点水平,但是在中原和南面才子辈出,他们没把握能考中。北方的学子水平不如他们,来占便宜的。”王老爷心痛,这不是摆明薅羊毛嘛。

    “可恶。不过也是这里学子少的原因,有些有潜力的年轻人,没有钱读书也是重要原因。”肖琦一脸地义愤填膺,仿佛他是土生土长的北人。

    “这学堂,我们不但要办还要办好。你放心,请先生的事情交给我了。你负责组织学堂的日常安排,我们叔侄一起没有办不成的事。就比如这条两国商线,没有朝廷的帮忙,不是一样被我们做成了。”王老爷自认是王三郎的远房叔叔,对这条商线的成立更是满意地不得了。

    前院的男人们在感叹自己的成功,憧憬未来的学堂。后院的女眷们,在进行一场友好的美学交流。

    王小姐的婚事在一年前就定了下来,王老爷为小女儿选的是个潜力股。未来的女婿是个进士,有能力品行好,就是家境一般。王小姐理解王老爷的意思,偶然见过一面后也对这个未来夫君极其满意。

    “日子定在什么时候?”肖妤问王小姐。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定在八月,我还担心你回不来呢?”王小姐嗔怪地看了肖妤一眼。自己这个朋友除了奶酪来过一次信,后来就没联系上。

    “我走的时候,你在京里还没回来。后来你会来了,我又忙别的事去了。你不是有事情要和我嫂子说么?你怎么还不说啊。”肖妤赶忙转移了自己朋友的注意力。

    “那个,我不会说她们那的话。”王小姐难得的有点胆怯。肖妤了然地点点头,第一次见语言不一样的外国有人打怵很正常。

    “王小姐,我会一点点的。礼物,送你的。”肖琦妻子卢卡娜露出了友善的笑容,将一个盒子放到了王小姐的面前。

    王小姐打开后,被项链上的大块宝石惊呆了。虽然和京里讲究的细致刀工毫无关系,但这么一大块宝石足以弥补一切不足。

    “太贵重了,我不能收。”王小姐忙推了回去。

    “你是妹妹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送你,收下,以后好姐妹。”卢卡娜有点蹩脚的官话,流露出真挚的想好好交往下去的想法。

    肖妤跟着说了几句后,王小姐收下了这份异域的厚礼。三个人以项链吊坠为切入点,开始讨论起各地不同的审美标准。有心关系更进一步的三个年轻女子,只要肯稍微用心,就不会说出对方不喜欢听的话。

    卢卡娜是个混血,但在当地汉人眼里毫无意义是外族,她想打入社交圈,需要王小姐的支持。王小姐嫁的潜力股,不出意外以后要扎根在北方多年,需要经济文化两手抓,卢卡娜做为外族也是要结交的对象。

    王老爷的未来女婿听说自己岳父要与人筹建学堂后,表示要大力配合。北方建学堂,除了影响南方生源抢占考试名额外,对当地人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还利用小小的权力,提供了一些便利措施。

    半年后,学堂开门收学生,学费的收取根据家长的收入来定。家里有钱的,你就多掏点,家里没钱的学生,可以通过帮学堂做点杂事来充当学费。

    开始的时候,王老爷还担心有的学生抹不开面子,不肯做杂事。后来实践证明,对于家里真的负担不起学费,又非常想读书的人来说,做杂事是对他们来说毫无思想负担。本来一点希望都没有的人生,现在只需要做些杂事,就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谁会轻易放弃。

    学堂的运营费用,主要靠当地的富商诸如王老爷等人的捐赠。肖琦作为实际经营者,在学院外面立了一块告示板,上面记录着捐赠者们的姓名和捐赠金额。

    有人抨击肖琦说,学堂外面立着牌子写富商的名字,这学堂充满了铜臭的味道。肖琦身为需要低调的特殊人士,和肖妤商量后,在板子上贴了一张关于这种议论的回复。

    内容很简单,大意是没有富商们的资助,这个学堂就办不起来。没有学堂,孩子们就读不起书。让孩子们知道到底是谁支持他们读书,有错么?说不该记录富商捐赠的人,你是不喜欢孩子们读书,还是认为我们北方就活该出不了读书人。

    这张纸贴出来后,这些人收敛了许多。明明只是嫉妒富商有钱捐赠,却被说成不希望北方出读书人,这大帽子他们不想戴,也不敢戴。无语凝噎包包子的快穿之地府稽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