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绝境求生崇祯帝在线阅读 - 第686章 招降李定国的人选

第686章 招降李定国的人选

    南京城中、马士英派的特使与朱慈烺和张焉将最终的待遇谈妥了。南京宫室由任双友派兵护送到北京城中。到了城中后,朱慈烺一家以及张焉彷效监禁孙传庭的办法,束足三年。

    三年后、恢复自由身,和其它亲王一个待遇正常生活。在束足期间,宫里还是会支付月例。大明新规亲王府月例是二百两,其中包涵了所有家卷的吃穿用度,而且是降等袭爵。到了下一代,除了袭了郡王位的世子外,其他人就要自谋生路了。不过朱慈烺的财务要比别人宽裕一些,张焉也是能领一份类比亲王的月例。两份月例加起来,一年就是近五千两银元,养活个不大的家庭足够了,朱慈烺现在和张焉是母子关系,自然是一家人。

    相比与之前宗室的待遇,现行的待遇要差的多,宫里一年用来供养宗室的支出还不到三百万两银元。要知道在改制之前,大明一年供养宗室的正常支出四百万两银子都打不住。现在宫里的收入多了,宗室方面的负担却轻了,一进一出给大明减了不少负。

    不过这对宗室来说,也不完全是坏事。他们白拿的钱是少了,但上进的通道却多了,不像之前,只能做行尸走肉当猪养。他们可以通过皇家办的一系列学习培训机构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并通过宫产和皇家银行的渠道就业,自己给自己挣一份工资出来,同时还有很多上进通道,最优秀的一波人甚至能进入官场。

    哪怕是最次的,一月挣二三两银元的工资还是能挣上的。以大明目前的消费水准,一月二两是够维持一个小家庭日常生活的。宫里还有福利,能解决基本住房问题,标准不算差。前些年的底层宗室,还没这么个待遇,有人去要饭哪。

    谈妥条件后,南京宫室的主要人员随即离开南京踏上了北上之路。宫里的其它好几千闲杂人等,原地待命,等待宫产系统派人过来安置和疏散。

    “南京那边的宫人,由宫产系统在南京城办些厂务来解决安置问题。南京宫城完了改建一下,在原址上建三所大学吧,一所综合性大学、一所师范、军官学校在那边再设一所分校。

    撤销南直隶的建制,撤销南京六部和都城待遇,以原庐凤巡抚府管辖的地域为基础设徽凤行省省治设在庐州,南直剩下的地方设江南行省、省治设在南京城,松江府为特别府建制与北京城等同。”朱由检在御前会议中,给南直和南京城的最后接收方案定了调!将南直一分为三,同时还将南京城的级别往下降了一个大台阶。

    这么做、不止是源于后世记忆的影响,更深层的原因是降低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士人的影响。原来的南直太大了,而且经济基础还好。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南直的经济支撑,他们的政治影响力就会一直强势,哪怕暂时被打压,时间一长又会恢复原样。.

    既然如此、那就玩拆分,让他们变散、形不成合力。以后、整个江南的核心区域,要从南京和苏州挪到松江。从地缘因素来考量,松江府做核心要比南京城做核心更适合中枢朝廷掌控江南。松江府虽然能占上、海运和长江航道的便利,适合发展经济。但它的地理位置太过偏东,不像南京城天然的就是江南的中心,能让整个江南的资源自然而然的向自己集中,综合来看,松江府自然吸附能力还是要比南京城差一些。

    后世、哪怕南京城的经济发展在整个江南地区并不是最前列的,政治地位也一般,但他的科教文卫却一点不输于比他排名靠前的城市,同时他对邻省的影响也是其它任何省会级城市所不能比的。

    皖地尽管经济条件要比其它江南地区差些,但这个地方的能量绝不能以经济条件来衡量!将这地方分出去,原来属于南直的人才,有一半就会被分出去。像阮大铖、方以智他们,以后就和周延儒等人算两个省的人了,不再是同乡。分出徽凤省,就是为了分裂江南士绅集团的影响力。

    “陛下、现在江南地区,最主要的敌部就两股,一股是左梦庚部、一部是李定国部。是否让大军乘勇追寇,尽快将这一地区的余寇追歼剿灭?”吴生是北京城剩下的为数不多的重臣,所以他现在是军政的心都要操。现在各路大军都在江南,他自然想着赶紧将浙江和江西给平定了,大明赶紧结束主要战事再说。

    “就按军令堂之前规划的方案来,尽快推进除云贵广西以外,其它地区的光复事宜吧。”平南战役进展比较顺利,各部都没怎么打大消耗战,没有休整的必要。

    简单的沟通了一下情况,这次的例行御前军政会议就结束了。形势越好,御前会议就越没啥意思。现在的情况,朱由检觉得其实自己摸鱼都行。

    散了会后,朱由检在回宫的路上心里琢磨着一件事。他想派人去趟江西,劝降李定国!

    这件事不好办!李定国的情况与最近这两年投降和反正的任何人都不同,他和自己没任何君臣之谊,从小就跟着张献忠当反贼,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反二代。也就是说。他和朝廷之间是没有任何信任感的。

    同时、现在的他也还没到走投无路的时候,哪怕是朝廷兵马将整个江西都光复了,他也未必要放弃当反贼和流寇的念头。

    真实的历史时空中,李定国最后成了明臣,可哪是在国破家亡、外敌入寇的大环境下才发生的!现在的情况与真实的历史时空大有不同,还能让他做明臣吗?

    不管怎么说,都要试一试,不然朱由检于心不安。派谁去哪?朝中的这些人,好像与李定国都没交情,去了未必能搭上话!而且还得派个有足够份量的人过去,将话讲透才行。份量不够,李定国是不会当回事的,说不准还会起逆反心理。这家伙一旦起了逆反心理,以后就没啥机会招降。

    “去传新乐侯入殿,朕有要事招见他。”琢磨了半天,朱由检决定派自己的表弟新乐侯、皇家造币厂的厂长刘文斌去干这事。

    刘文斌是自己的实在亲戚,虽然不是朝中重臣,但他的名份一点不比重臣低。这种事派个亲戚过去,在李定国的感觉来说,很可能要比其他人还要好。小波不停的绝境求生崇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