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反贼:系统零基础指导造反在线阅读 - 第132章 万事俱备

第132章 万事俱备

    火药是造出来了,但是火药武器化也是个大问题。

    萧铮一开始当然想一步到位,直接进入热兵器时代,把其他对手通通轰成渣渣。

    但是真的只是可以想想而已。

    虽说近代华夏是被西方的洋枪洋炮的强行打开了国门,但是世界上第一支有记载的火枪却是MadeinChina。

    公元10世纪左右的宋朝已经出现了竹制枪管的突火枪。

    公元13世纪的元朝更是出现了铁质枪管与最早的手枪(手铳、手炮)。

    明朝的时候甚至还组建了“神机营”,装备有火枪、火铳等,后期又添置火绳枪,是世界上第一支独立的枪炮部队建制。

    萧铮当然也想组建一支“神机营”,人手一把火枪,上了战场见谁就突突,神挡杀神,佛当灭佛。

    但是这个想法不现实。

    火药是华夏人民发明的,火枪最早也是华夏人民发明的,为什么华夏对于火枪的利用与发展却最终落后于西方,除了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早期的火枪在威力、射程、准度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弓箭。

    就像宋代出现的突火枪,以竹管作为枪管,这个威力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不但射程短、杀伤力小、无法瞄准,而且还很容易炸膛。用这种突火枪去攻击敌人,能不能打到敌人不好说,倒是很容易先因为炸膛把自己人给伤了。

    相比之下,弓箭和弩箭,杀伤力显然更大,而且也能瞄准,还不用担心炸膛的问题。所以,火枪刚出现的时候,几乎没人觉得这玩意儿能取代弓箭。

    后面的朝代尽管火枪技术更新迭代,不断进步,但是始终会被炸膛的问题所困扰。

    萧铮当然知道炸膛的原因无非就是枪管强度不够,枪管是被铸造出来的,铸造的枪管普遍偏厚,枪头重,射击时会严重影响到枪的精准度。而且铸造工艺在冷却时,非常容易产生气泡,很难做到枪管内膛表面光滑,也承受不住火药发射那一刻产生的高温高压,因而炸膛。

    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灌钢法也只能锻造出钢坯,若是想造出中空的枪管,还是只能用铸铁法。

    若是先用灌钢法锻造出圆形钢坯,再钻空中间做成无缝枪管,如此费时费力,萧铮感觉有生之年都未必能搞出一百支火枪。

    枪不行,那就考虑一下火炮?火炮是怎么来的,加大枪身的尺寸,加厚枪管的壁厚,增强枪管的强度,火炮就开始出现了。

    不过宋朝就出现了突火枪,元朝才出现了世界第一门火炮,到了明朝火炮才开始在军中普及,可想而知火炮的制造也绝非一朝一夕能成功的。

    在火枪和火炮制造成功之前,如何把火药用在战场上也是个问题。

    萧铮制造火药的初衷就是在攻城战中减少伤亡,火药除了杀伤敌人,还可以破坏城墙。

    而火药的最佳攻击方式无疑就是将火药做成炮弹先点燃再发射出去。

    萧铮很快想到了一个东西,那就是投石车。

    投石车又叫抛石机,利用杠杆原理,一端装有重物,而另一端装有待发射的石弹,发射前须先将放置弹药的一端用绞盘、滑轮或直接用人力拉下,而附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在此时上升,放好石弹后放开或砍断绳索,让重物的一端落下,石弹也顺势抛出。

    要知道,投石车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石砲”。

    如果把石弹换成点燃的炮弹再发射出去,那不就是简易版的火炮了吗?

    说干就干,萧铮马上要赵吉秘密招来一批工匠送往秘密基地,专门负责制造炮弹。

    而且萧铮还特意交代,火药的配方是琅琊军绝对的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因为火药的配方一旦泄露出去,就会被对手反手用来对付琅琊军。

    赵吉亲眼见识过火药的威力,自然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他告诉萧铮他自己会亲自按比例配备好火药再交给工匠们,绝不会让第三个人知道火药的配置方法。

    萧铮反倒觉得赵吉有些谨慎过头,要他找一两个绝对信得过的人来专门配置火药就好了,毕竟他自己还有玄武卫那一大摊子事要忙。

    赵吉却是一脸认真告诉萧铮,越机密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他现在除了主公和自己谁都不相信。

    萧铮也无奈,赵吉自从做了这个玄武卫指挥使,整个人就变得疑神疑鬼的,不过把火药的事交给他自己倒也放心,也就由他去了。

    ……

    火药的事告了一段落,萧铮接下来的工作重心自然就是司马懿在青州推行的“摊丁入亩”。

    萧铮想不到的是,”摊丁入亩“的推行却出乎意料的顺利,青州的很多世家虽说对“摊丁入亩”私下怨言颇多,却没有任何一个家族敢公开反对和抵制,更无一家敢起兵反抗。

    萧铮一开始也奇怪,还以为这些世家大族只是表面隐忍,但暗地里在酝酿什么风暴,但后面他发现自己真的是想多了,青州的世家是真的不敢反抗。

    因为隔壁冀州发生的事他们可是一清二楚。

    冀州号称九州之首,世家数量也是天下之首,而这些世家在白巾军眼里却成了待宰的肥羊。

    毕竟白巾军士兵大多是流民出身,最痛恨的就是这些侵占他们土地的豪门世家。在均田令的口号下,白巾军疯狂涌入世家大族的府邸,疯狂抄没世家的土地和家产,将世家几百年积累的财富洗劫一空,甚至动辄杀人,霸占他们的妻女,还将其余人通通赶出家门,将他们的府邸据为己有。曾经不可一世的河北世家子弟沦落街头,被杀死,病死,饿死的不计其数,当初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凄惨。

    也有世家不甘心任人宰割,散尽钱粮招募兵丁反抗白巾军,但却收效甚微,一来白巾军势大,二来当地百姓都盼着白巾军打过来分田分地,根本不愿意为世家卖命,反抗的结果就是招致白巾军更大的报复,几乎整个家族被屠戮殆尽。

    这就是乱世,不管是权贵还是平民,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望。

    相对于河北白巾军,琅琊军只是惦记他们的土地,没有动他们的财产,更没有害他们的性命,对比河北世家的待遇,萧铮在他们眼里简直就是活菩萨,他们感谢萧铮不杀之恩还来不及呢,又怎么敢反抗。

    不过司马懿的名声在世家中倒是彻底败坏了,因为萧铮派他来负责推行“摊丁入亩”,世家自然而然以为“摊丁入亩”是司马懿的主意,自然是对他恨之入骨,觉得此人比那个篡夺曹魏基业的同名之人更可恨。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大多数世家宁可承担高额的税收,也不愿意放弃手中持有的巨量土地,毕竟在他们眼里,保住土地才是保住家族的未来。

    萧铮也无所谓,因为他知道,只要明年开春土豆一种下去,继续种植小麦的世家土地将变得一文不值。

    白巾军也很快派人送来了三十万石粮食,正式确认了跟琅琊军的盟约。

    如此大方反倒让萧铮好奇他们在河北到底从世家手里抢夺到了多少钱粮。

    既然已经跟白巾军结盟,萧铮也就不客气,直接派宋钧去攻打平原郡,平原郡太守郑纶十分识相,直接献城投降。他夹在白巾军和琅琊军之间,受够了担惊受怕的日子,琅琊军的到来反而让他解脱了。

    不费吹灰之力一统青州之后,萧铮按照司马懿的计策,亲自率大军大张旗鼓进驻彭城,兖州牧卢济果然中计,以为琅琊军有西取兖州之意,慌忙调集重兵驻守鲁郡。

    早已蛰伏在济北郡的姜维迅速出击,绕过临邑和东阿,急行军奔袭濮阳,卢济这才反应过来,知道中了萧铮的声东击西之计,却也无法派兵回援,只能眼睁睁看着姜维轻易攻下兵力空虚的濮阳。

    随后姜维以濮阳为据点,先后拿下了另外十一个县,彻底控制了整个东郡,打通了攻打司隶州的通道。琅邪王的反贼:系统零基础指导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