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宋文魁在线阅读 - 第122章 送别

第122章 送别

    张唐卿闲得无聊,问狄青:“杀过人?”

    狄青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道:“没有。”

    “那你怎么会被刺配充军?”

    “下官替大哥顶罪。”

    “这样不好,犯错的人没有受到惩罚,却让你来顶罪。”

    “我大哥并非故意杀人,乃是他们调息我家嫂嫂,我大哥不小心失手杀人。”

    张唐卿点了点头,“那还情有可原,可曾读过书?”

    “识得些字,未曾进过学。”

    “以后多读书,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狄青琢磨了片刻,说道:“下官能明白,但下官乃是刺配充军,当不得将帅。”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张唐卿一说完,狄青痴了。

    一直到王曾一家子的马车过来,狄青都没反应过来。

    王曾的掀开马车帘子,看着狄青等人,问道:“禁军?”

    “是,御马直的禁军。”

    “官家倒是对你看重,很多老臣操劳一辈子,也没见过送谁一什禁军,何况还是骑兵,难得难得,那你要更加勤于王事。”

    “伯父教训的是,唐卿一定尽力。”

    王曾说完,就把帘子拉下来了。

    后面一辆车,终于露出了伊人的小脸。

    “今日我们就要分开,最多一年时间,我就会回去,在家好好等我。”

    王柔羞涩点了点头,“一路上小心,天气马上就要转冷,何况你还是去西北苦寒之地,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王益从后面的马车上露出头,大声喊道:“唐卿,不做一首送别诗吗?”

    王柔嗔怒的瞪了王益一眼。

    张唐卿说道:“我已经给家父修书,让家父去你家提亲。”

    王柔羞的立刻放下了帘子,车里传来一阵娇笑声。

    王家的车队缓慢的开始向东走去。

    一直看不到车队了,张唐卿还在向东方张望。

    “我说,看不到了,你还像大公鸡一般站着干什么?”

    孙敬雪的声音很讨厌,打断了张唐卿的思绪。

    “走,直奔真定府。”

    真定府常山,既是河北西路的治所,也是真定府的治所所在地。

    自从檀渊之盟后,河北两路及河东路对契丹防御趋于平稳,几乎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但小规模的战斗仍然零星频发,因此,朝廷取消了河北西路安抚使,转而以河北西路安抚副使、河北缘边安抚使、知真定府宋守约,成为河北西路形式上的最高长官。

    至于缘边安抚使,指的是负责管理宋辽两国榷场边贸的安抚使,职权比较小,但是地位很重要。

    从开封府到真定府,上千里路途,一行人风餐露宿,耗费了将近十天时间,才抵达了真定府常山县,也就是后世的石家庄正定县。

    边陲地区,管制比开封府还要严格很多。

    从守城的兵丁身上,能看出宋守约治军之严格,凡是入城之人,必定会问询从哪来,到哪去,车上是什么。

    哪怕狄青拿出了禁军的腰牌,依然要接受检查。

    “狄青,让他们检查。”

    “大人。”,狄青还待说什么,被张唐卿制止了。

    丁茂林把张唐卿和孙敬雪的官凭送上去,守城关闭行了一礼说道:“原来是张大人、孙大人当面,我家经略相公已经得知大人要来真定府,早就告知了小的,是小的有眼不识泰山。”

    安抚使,也叫经略安抚使,本身级别就很高,几乎都是二品官员,所以,叫一声经略相公也没错。

    “客气了,我等能入城了吗?”

    “张大人请,入城后直行五百步,右拐就是安抚使司。”

    孙敬雪明显对于张唐卿这种低三下四的样子有意见,“六师弟,咱们是文官,如何能受贼配军的气?”

    张唐卿放下手里的小说,拍着孙敬雪的肩膀说道:“老五,他们不是贼配军,而是好汉。”

    “切,他们怎么能是好汉?咱们才是好汉,你自己都说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忘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只有张桂山听过,估计张桂山为了增加儿子的名声,到处去给别人宣扬他儿子多厉害。

    但也正是这句话,现场打了张唐卿的脸。

    “读书本无错,当兵也是好男儿。”

    “切,读书人才是好男儿。”

    “军人也是好男儿,读过书的军人,更是好男儿。”

    “额……”,十三四岁的孙敬雪,价值观还没形成,正是鹦鹉学舌的年龄,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不会自己思考这句话里面的深意。

    “那你为何还说惟有读书高?”,孙敬雪不服气。

    “老五,我所说的书,并不是单单指四书五经,还有兵书、数术、格物、农书等等,所有的书,都被称为书。”

    “切,读杂书有何用?”

    “三师兄准备应试明法科,难道明法科也无用?明算科也无用?”

    孙敬雪不服气的问道:“但是制科并非常设,即便是考上了制科进士,也并不受重用。”

    大宋的科举制度沿袭自唐和五代,采取了两套科举系统,一套是常科,也就是进士科,一套是制科,包括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

    常科是定期举行,例如宋朝初年是一年一次,现在改成了三年一次,后来又改成四年一次。

    制科则是不定期,那天皇帝心情好了,或者衙门需要其他人才,就会举行相应科目的制科科举考试。

    已经多少年没有举行过制科考试了?好像五六年了吧。

    “但制科出身的人,才是大宋的顶梁柱。”

    张唐卿的观点,彻底颠覆了孙敬雪的世界观,制科才是大宋的顶梁柱?

    “老五,四书五经武装了我们的头脑,告诉我们要睁眼看世界,可四书五经从来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看世界,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他只是一套成系统的哲学理论,都是偏理论性质,那你告诉我,谁来武装我们的双手?”

    张唐卿指了指狄青等人手中的红缨枪,问道:“孔圣人告诉我们如何制作红缨枪了吗?”

    孙敬雪摇了摇头。骑驴的大宋文魁